■ 麻百成
保障劳动者权益,扎实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今年以来,河南驻马店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优化工作方法,着力织密劳动者维权网,进一步构筑完善普法、监督、调处、服务、联动“五位一体”工作体系,在劳动仲裁、劳动者维权工作当中提供政策支持、工作引导,助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聚焦法律法规宣传,凝聚和谐劳动关系。按照“贴近现实、贴近企业、贴近劳动者”的原则,驻马店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积极构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有机结合、图文传播与现场互动优势互补、政策宣讲与惠民服务融合一体的立体矩阵。2021年相继开展了“进城务工人员法律援助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月等集中宣传活动,重点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及国家、省、市有关“根治欠薪”行动计划政策法规,将劳动保障维权法律法规知识纳入农村劳动力培训内容,纳入年度法治宣传规划,采取以会代宣、以巡代宣、以查代宣等不同形式,实现农民工维权政策法规进基层、进企业、进工地,让广大农民工尤其是新一代农民工知法、懂法,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今年截至4月10日,多部门开展联合宣传活动3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500多份,向群众提供劳动保障相关咨询500多人次;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多次,长期通过电视台滚动字幕科普依法劳动者维权途径;深入企业、工地向劳动者宣讲60余次;组织建筑项目负责人、劳资专管员劳动用工管理专项培训5场,联合农村劳动力培训宣讲2000余人次。
二、聚焦劳动仲裁调解,打好和谐劳动关系“组合拳”。一是建立劳动仲裁“3+1”工作机制。即“案前先调解、立案再调解、庭审三调解、裁决前再调解”的劳动争议纠纷处理原则,将劳动争议仲裁调解贯穿于劳动争议案件全过程,力促调解解决争议。二是完善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坚持高标准推进劳动争议基层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实现调解组织建设一步到位。按照“四配套、五公示、六统一”原则积极推动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在全市177个乡镇(街道)人社所内统一设置“劳动争议调解中心”,严格规范调解制度和办案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在全市177个乡镇(街道)全面建成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职责明晰、保障有力、运行高效的劳动争议专业性调解组织网络,实现了基层调解组织全覆盖。三是加快构建调解组织网络,前移矛盾化解端口。以乡镇(街道)调解中心、企业(事业单位)调解组织、人民调解中心劳动争议调委会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调解的大调解格局。
三、聚焦完善联动机制,精准施策保障劳动关系和谐。一是建立定期研究会商机制。为扎实推进驻马店市根治欠薪工作,注重健全工作机制,凝聚部门共识、形成部门合力,市根治欠薪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定期研究会商机制,根据工作需要,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根治欠薪具体工作,各县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领导小组交办问题坚持“四个必须”,必须认领、必须调查、必须调处、必须回复,市政府出台了《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问责办法》,建立了根治欠薪工作问责机制。2020年共召开领导小组联席会议7次,强力推进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二是建立领导督办制度。对涉及人数多金额大的重大欠薪问题,领导亲自督办,人社部门联合公安、住建等行业主管部门成立专班,一案一议,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期限,将责任层层传导、任务层层压实。三是建立“联络员”制度。人社部门牵头推行“联络员”制度,各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确定一名有责任心能力强的人员为根治欠薪工作联络员,建立联络员工作微信群,确保欠薪问题及时认领、快速办理。四是强化联合惩戒机制。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恶意欠薪的及时移交公安机关查处,将欠薪企业加入拖欠工资“黑名单”,在建筑市场进行联合惩戒。
驻马店市在高度重视扎实做好域内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同时,注重创新思路,拓展维权领域。维护了驻马店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当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