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动产业质态提升访谈”之九:
我们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狠抓项目开发,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把企业打造成国内最大复配添加剂供应商。
——优化要素配置,稳牢市场基本盘。为有效应对外部竞争带来的压力,我们将在巩固现有产品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的前提下,积极扩张新产能,提高市场占有率。
拓展两个市场,开足马力扩产能。在稳定双汇、雨润等国内市场重点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东南亚、欧洲等海外市场,不断扩张TG酶的生产产能,确保全年销售增幅在30%以上。
有序安装调试,保障新品早上市。目前,公司新上的“年产2000吨可得然胶、400吨谷氨酰胺转氨酶(原酶)生产项目”主体工程已经竣工,即将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我们将坚持三步走方略:一方面,完善生产设施,精益求精做好工艺调试;另一方面,按序时进度做好内部供热中心、新包装线等配套项目建设;同时,用战略性眼光做好市场推广工作,为新品KD年内早日上市提供全要素保障。
合理调配资源,推进项目快建设。公司新上的“复配添加剂生产项目”已于上个月正式开工建设,我们将合理调度资源,督促施工单位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力量快建设,确保主体工程年内建成,并进入设备安装调试试生产,做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试生产,形成项目滚动开发的良好态势。
——深化创新合作,提升核心竞争力。将加强与国内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重点用户的科技合作和交流,按照不低于全年销售收入10%的份额,进一步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切实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发挥领军人才优势,优化升级产品品质。与国家“十四五”食品课题组组长、原江南大学校长陈坚院士团队进行深度技术合作,致力于植物蛋白肉改良的关键酶制剂和蛋白的筛选、食品酶制剂的发酵过程改造和优化;发挥上海交大邓子新院士工作站优势,对现有TG产品品质的提升深入研究;与著名经济学家王德培进行合作,战略性研究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外引内培双向驱动,建设一流研发中心。依托公司在上海的研发中心,新建4000平方米的新品研发实验室,招聘扩充应用研发升级人员,按照客户体验研发定制个性化产品。注重对企业内部现有技术研发人员的再培训,不断优化员工知识结构,为企业科研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瞄准产业发展前沿,打造自主创新品牌。保持与江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的嵌入式精准合作,瞄准生物发酵和未来食品产业前沿,研发打造自主可控的创新产品体系。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抑菌型杆菌多肽类添加剂、谷氨酰胺转氨酶、复配食品添加剂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奶酪、酸奶、烘培产品、肉制品等领域。今年将重点研发小核菌胶和植物蛋白肉产品,持续打造技术领先优势。
——强化企业管理,激发内生源动力。
坚持向管理要效益。加强企业党的建设。按照“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促效益”的要求,强化企业党组织建设,把党员骨干安排到关键岗位,在关键岗位发展党员,以党员的先进性促进企业经济社会效益双提升。
完善内部组织架构。按照“职能明晰、责任落实”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企业组织治理体系,在市场、战略、法务、IT等关键岗位,合理配置资源。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坚持从公司决策层做起,压实全员安全责任,时刻把安全生产记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智能化建设,以有效的安全投入保障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本版采写 黄小乐 王峰 马宏飞 丁海容 王婷丽 潘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