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02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泰兴高新区:科技创新促发展 提质增效强产业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全力推动产业质态提升访谈”之八:

  聚焦创新特区建设,聚力产城融合发展,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全力以赴抓项目、优环境、强产业,奋力在高质量特色化发展进程中勇立潮头、赢得优势。

  ——下好创新赋能“先手棋”,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打造更优载体平台。突出凤栖小镇“科技成果转化集成中试”建设主题,充分释放孵化器、加速器品牌效应,加快创新特区“三基地五中心”载体建设,打通人才集聚、企业孵化、成果转化、技术迭代、产业加速的创新创业全周期链。

  锻造更强智力引擎。深化“1+1+1+N”政产学研资创新合作模式,加快产业研究院特色化发展,重点打造国家级机电产品监督检验中心、长三角先进锂电池创新研究院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深化落实科技人才招引“1110工程”,推动科技人才向产业项目集聚,着力形成“以产聚才、以产育才、产才融合”生动局面。

  汇聚更多金融血液。强化科技金融扶持,设立中关村协同创新中心产业基金,推进中科同志等优质项目落户;与深圳高科园合作,培育重大外资项目和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放大绿科、申贸等产业基金创投功能,高效运营苏科贷、科技贷、融资担保租赁等金融服务手段,助推创新成果转化、创业项目孵化。

  ——夯实重大项目“硬支撑”,积蓄产业发展新动能。围绕项目开发建设,在优化增量、提升质量上下功夫。

  立足于成,项目招引再提效。梳理特色产业强链、延链的关键环节、目标客户,用好用活产业招商、资本招商等模式,力争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5个。专注节能环保产业,启动建设绿能环保产业园,重点推动“核心产品+服务+技术+系统解决方案”于一体的“两业”深度融合环保企业落户;突出异质结光伏产业链建设,重点关注爱康中智、捷佳伟创等项目落地建设;围绕半导体产业攻坚,跟踪洽谈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在线检测等重大项目。

  立足于快,项目推进再提速。落实领导挂钩联系重大项目、“月报季评”工作督查机制,围绕用地、资金等关键要素精准调度,确保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8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1个。力促环保型纳米银透明导电膜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推动先进技电、泰隆传动、凤栖奥特莱斯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有效形成新增长点。

  立足于好,项目增效再提质。结合“五未土地”处置,对竣工项目开展“回头看”,以项目实际产出作为实施政策扶持的重要依据,促使竣工项目快速达产。全力推进理想万里晖、鼎瀚航空等重点项目达产达效,努力形成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投资拉动强劲有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发展格局。

  ——做好环境提优“大文章”,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优质创新创业生态。

  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制定出台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考核办法及支持特色产业链发展政策意见,推进企业培大育强“12488工程”及科技创新、企业上市、科技进步“110工程”,助推企业做大体量、提升质量、增强份量,实现产业链强链延链,形成主导产业集聚优势。

  提升园区承载能级。全面优化园区产业、功能、生态规划,加速产城融合。打造友好型科创园区,以凤栖小镇核心区和未来城际轻轨经济带为中心,布局青年创业平台、社交平台、教育平台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生态配套。打造宜居型人才社区,完善文化生活、健康医疗、交通出行等城市服务功能,推进邻里中心、凤栖奥莱等建设,高效运营文化创意中心,开展更多科创文化活动,激发更强创新创业活力。

  擦亮科创服务品牌。主动当好“店小二”,推行全员服务“首问负责制”,落细落实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科创服务20条”,持续升级“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帮办”便利服务,力推从单一“帮办包办”向科技孵化加速、人才智力支撑、科技金融支持、试产建设达效等全方位、专业化服务拓展,持续擦亮“温馨、贴心”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