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31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老书记话“三农”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日,企业家日报三农专刊记者专访了四川省原省委书记谢世杰。谢世杰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农业战线,也主政一方发展的老领导,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一直在为党的事业发展默默努力,特别是一直关心关注三农事业发展,对乡村振兴也有其独到的观点,简要梳理如下:

  乡村振兴绕不过粮食安全

  我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其中记忆深刻的一点就是挨冻受饿。填饱肚子是人最基本需求。早在1919年《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毛泽东就提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也说过“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掌握了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通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努力,我国终于将十四亿人的饭碗掌握在自己手上。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去年部分国家陆续发布粮食出口禁令,联合国粮农组织也警告称,疫情致使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中断,或将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有媒体报道世界上有18个国家限制给我们出口,我们就虚惊一场。说明我们现在的粮食完全靠自己还不够牢固,老百姓的饭碗还没有完全握在自己手里。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也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四川是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历届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以只占全国4.7%的耕地养活了占全国6.6%的人口。四川作为两千年前“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已经成为粮食主产省、流通大省,也是粮食消费第一大省和调入转化第二大省。打赢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推进乡村振兴,不仅是房屋美,村社美,关键是粮要增产、民要增收。具体讲,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确保耕地红线,毕竟一亩地才有一亩地的收成。二是充分调动粮食主产区粮农的生产积极性,提高有效供给。三是依靠科技赋能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四是确保粮种安全,解决受制于人问题。五是全面落实“米袋子”书记、省长负责制,确保饭碗中主要装中国粮。六是坚决反对浪费,节约粮食。

  乡村振兴离不开集体经济

  计划经济时代,强有力的集体经济,低水平养活了很多人,也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干了很多大事。我们现在很多水利工程,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留下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以来,我们的集体经济规模越来越小,有的地方已经完全没有了,就连以前集体的堰塘、水库、水渠等都私人承包或长期失修了、停用了。我们四川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时候,也基本上把集体家产分割得所剩无几了。目前,我省农村,集体经济十分缺乏、也十分脆弱。村集体,作为农民群众的一级组织,没有了集体经济的物质基础支撑,很多事情都没法解决。就拿我们现在的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来说吧,离开集体补助、地方政府补贴,养老金差距巨大。有媒体报道,2021年中央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93元,山东全省居民每人每月190元,苏州每人每月590元,宜兴每人每月300元,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差距更大。因此,只有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才能让基层组织有钱办事、有人干事,带动农村产业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乡村美、农民富,才能为共同富裕添砖建瓦。要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一是在产业脱贫致富上做文章,大力发展公司+村部+农户的模式,形成机制分红。二是在国家产业、生态补偿等资金支持上做文章,将财政转移支付入股到村办企业、合作社等,形成股份分红。三是创新模式上做文章,环境好的乡村可以在以后的碳交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等市场化中获得收入,等等。以上这些发展模式都离不开一点,那就是建强村级组织班子,将“懂农业、爱农村、为农民”的优秀三农工作者选拔任用到村组织重要岗位上来,带领大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逐步实现大家共同致富。

  乡村振兴少不了社会事业支撑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其中最突出的“386199”问题长期制约乡村发展。当前,我国农村正从摆脱贫困向全面振兴迈进。中央明确提出5年过渡期,脱贫不脱政策。但是,光靠“五个一批”来满足“两不愁、三保障”是不够的,还需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来提供重要支撑。举个例子吧,前些年,四川省关工委一直高度关注农村“386199”问题,动员政府、社会各方力量关心农村的青少年、孤儿、失孤儿童、留守儿童、伤残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的生活、健康问题等等,集资5亿多资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全国也做出了名气。但是,光靠一个机构是远远不够的,提供的帮助和服务也是有限的,还需要更加丰富、更加强大的社会事业服务来满足乡村发展需要。下一步,在支持产业振兴方面,通过相关“三农”学会、协会开展政策引导、专家指导、技术服务等方式,帮助乡村企业做大做强,为本地提供更多就业创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在扶贫济困方面,充分调动慈善机构、公益组织的力量,开展医疗救助、教育帮扶、就业指导等等,绝不让规模性返贫现象发生。在农村养老方面,将居家养老移植到农村中来,建立食、娱、医于一体的养老模式,从根本上弥补农村“养儿防老”短板(养儿防老在我国农村养老体系中已经越来越失去作用)。一句话,就是让留在农村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幼有所教、乐有所娱,通过社会事业真正托起农村发展短板,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我们就一定能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全国经济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接续脱贫攻坚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书写新时代“三农”工作新篇章,推动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道路迈进。(王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