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22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9天8夜的生产鏖战 ——江南工业集团突击紧急生产任务纪实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徐祥涵

  “连续8天,生产协调和突击小组的成员们从早上8点工作到凌晨2点,平均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突击的最后一天甚至加班至第二天清晨6点钟。那段时间,大家的中饭和晚饭都是在单位快速解决的。”江南工业集团四分厂三车间副主任王志平在描述某批战斗部舱生产鏖战时说道。

  3月3日,江南工业集团四分厂接到一项紧急生产任务,要求必须在10天内完成某科研产品战斗部舱的机加生产任务,否则将直接影响该科研产品的总装及研制进度。

  收到任务后,分厂立即组织召开专题布置会。分厂领导要求技术室快速拟定产品加工工序,生产室负责原材料下料转运和协调加工设备的工作。同时,成立了以李纯章副厂长为组长,一车间主任惠晓文、三车间主任杨亚雄及副主任王志平为组员的生产协调小组,负责生产突击小组的组建工作。

  生产协调小组分析,该产品为长型薄壁件,加工难度非常大,同时,产品属于首次加工,存在工装、工艺、刀具、设备准备不充分的情况,只能当机立断去选择,所以决定抽调操作能力强且经验丰富的员工担任生产突击成员。随后,根据技术室拟定的加工工序,从一车间和三车间抽调王辉、尹立安、易波负责数车加工,周游、熊干群、毛微负责数铣加工,胡凌负责钳工作业,并组成生产突击小组。

1.png

  在战斗部舱赶制期间,并不是一帆风顺。生产突击小组成员易波和周游就遇见了不同的难题。

  上一道粗车工序完成后,外圆留有较大余量,测量中却发现产品圆度相差有10毫米。为了确保产品后续加工装夹安全及加工质量,易波将较大一边用机床主轴三爪夹住,较小一边用机床尾部中心架固定。他用内镗刀加工产品内圆,检测时发现,产品越靠近主轴方向,内圆直径就越大,明显达不到图纸精度要求。易波分析,是不是产品粗车后外圆有斜度,导致产品在装夹时无法摆正位置,产生了镗内圆的斜度。于是他将产品外圆重新进行了粗车,把外圆两头的直径控制在0.1毫米误差范围内。产品重新进行装夹和加工后,内圆的斜度消失了,生产阻点得到彻底解决。

  生产突击小组成员周游接到数铣的加工任务后,正在为没有合适的产品装夹工装着急。因为生产时间只有10天,而一个工装的制作时间需要20天,肯定来不及重新制作。他心想,一定要在产品数车工序完成前拿到工装,否则将影响数铣作业进展。这时经验丰富的熊干群提出,可以去分厂的工装大库房找找,那里可能有想要的“宝贝”。周游立即和惠晓文汇报了情况,三人来到库房后,利用钢皮尺对看上去合适的工装进行逐个测量。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找到了尺寸合适的工装。

  正当他们高兴时,新的问题又来了。刚从库房里和工装一起拿来的压板,与该产品并不匹配。由于压板是长条半圆形,圆弧无法用量具测量,只有现场匹配才知道是否合适。周游灵机一动,提出可以借用该科研产品燃烧室的压板试一下,说不定可以与战斗部舱相互匹配。

  “压板终于匹配成功啦,还好没有耽误数铣作业的正常开展。”周游看着机床高兴地说道。

  经过9天8夜的连续奋战,克服了重重困难,四分厂终于及时完成了该批战斗部舱的数车、数铣、钻孔、攻丝等15道加工工序,保证了后期产品总装及科研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