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既定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压力和挑战,203所的全体人员知难不畏,迎难而上,坚决完成任务,践行着“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使命担当。在疫情面前,在困难面前,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勾勒自画像。
刘小光,晶体元器件研究室成品组组长,22年来一直扎根在科研一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以坚定的信念听从党的指挥、跟随党的领导,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基层技术人员,他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同时,不忘虚心向他人请教,并毫无保留地指导帮助年轻同事;作为一名工程组长,他立足本职岗位,从设计到工艺,从技术到管理,凭借严慎细实、踏实敬业的工作态度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各项科研生产任务。
2020年,成品组工作任务量比较大,产品种类复杂。为了安排好生产任务,不留任何纰漏,刘小光坚持每天都把工作从头到尾认真检查一遍,全面准确地跟踪产品生产状况。因为平时工作忙,他只能利用下班后的一两个小时时间,将每日的任务及时梳理、统计后,再对后续工作进行布置,从人、机、料、法、环的源头保证产品质量。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作为一名生产一线的班组长,刘小光非常注重从一名技术人员向基层管理者的过渡过程,注重自身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更新,注重组内人员技能和兴趣的培养。
在工作中,他做到与组员充分沟通,并十分珍视组员提出的任何一条建议。由于长期扎根在生产一线,他将组员反馈的问题信息归纳总结后再通过举一反三,解决很多来自生产工艺、仪器设备的通用问题。为了促进和提高班组人员的业务素质、凝聚力和向心力,他同组员们一起加班加点,通过采取考核排名、组织技能竞赛等可行有效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组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班组的人心更齐,干劲儿也更足。
大批量的生产是对组内生产能力,工艺稳定性、组织协调能力的检验与考核。2020年1000只左右的任务单就有很多项,刘小光在工作中注重对相关工作经验的积累,合理调配组内资源,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从细节入手,从原理出发,积极借鉴好的管理方法与工作经验,与同事、厂家维护工程师一起追根溯源,查找资料、反复验证、做好记录,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在刘小光的合理统筹安排和组员的积极配合下,2020年成品组完成的生产任务量大幅提升,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