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易酒香
什么是惊蛰?就像一个刚睡醒的人正在伸懒腰。
在自然界,昆虫在冬季入土休眠,不饮不食,称为“蛰”。立春之后,天气转暖,春雷响了,土层中的蛰虫被惊醒,上一年产在土层里过冬的虫卵被孵化,于是就有了“惊蛰”——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所谓“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日听到的雷声,预示着万物苏醒,风调雨顺。生机盎然的新世界开启啦。
顺天应时的醉美春酿酒
关于“春酿”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春酿”就是“春酒”。《诗经》里说:”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 以介眉寿。”
在过去,古人遵循自然规律,酿酒也讲究特定的自然周期——夏天制曲,秋天收粮,冬天入窖,春天出酒。所以,这里说的春酿,是指春天出的春酒。
另一种,也就是“春酿正风流,梨花莫问愁”中所描述的,是指在梨花开得正盛的时节,也就是在春天里酿的酒。因为春光这么美,正适合酿造酒这种美好的事物。
由于诗酒不分家,很多诗文中都有春酿的影子。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冬酿十五日熟,春酿十日熟。”
唐王绩《赠学仙者》:“春酿煎松叶,秋杯浸菊花。”
宋周密《齐东野语·曝日》:“薰然四体知,恍若醉春酿。”
历史上的春酿酒,虽然有的是夏天开坛出酒,有的是冬天开坛出酒。但是在尊重传统的酿酒师和爱酒人的眼中,春天酿酒的时机非常重要,被称为“春雨贵如油,春酿贵如金”。
春酿贵如金 微生物有妙用
为什么从惊蛰日之后,就适合做春酿酒呢?
正如前面所说,春天是一切生物萌动的季节,其中就包括了微生物。
上等好酒的酿制过程,就是创造微生物和微生物发酵的最佳活动过程。
而全年之中,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春天,也就是在中低温环境中制造酒曲的最佳时机。
酿酒有两个重要过程:一是淀粉糖化,二是酒精发酵。必须由糖化菌和酵母菌这两类不同微生物来进行。
以酵母菌为例。这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酶的微生物。
其中,酵母菌中的酿酒酵母和人类关系最紧密、应用最广泛,出产酒精能力也最强,一般以出芽的方式进行繁殖;产酯酵母能使酒醅中含酯量增加,并呈现独特的香气,又叫生香酵母。
在白酒酿造过程中,用以漕粮发酵的重要场所是窖池。 “窖池”一般是由黄泥、泉水或井水混合而成。
窖池就是微生物的天堂。在湿度稳定的窖池中,老窖泥中的总酸、总酯含量和腐殖质及微生物种类非常多。
如果是几百年的老窖泥,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微生物群落,其中仅有益微生物就有几百种。当窖池发酵温度达到32摄氏度左右,这些微生物开始代谢生香。中国古人非常善于用各种微生物进行生化转换,巧妙地将时间、空气、水分、温度融合在酒中,生出各种丰富而立体的味道。
可想而知,发酵的各种微生物酶使得春酿酒的口感变得香醇浓厚了。诗酒风流的春天也变得更加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