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兰兰 王清迅
年关临近,喜讯频传。1月15日,随着最后一道管口焊接完成,由中国石化河南油建公司施工的荆门-荆州成品油管道改线工程二标段历时9个月,实现全线贯通。
荆门-荆州成品油管道(荆州锣场-观音寺段)改线线路工程,全长45.1公里,设计压力为6.4兆帕,输油量为350万吨/年,输送介质为汽油、柴油。管线采用3PE防腐层,穿越段采用玻璃钢防护层,均为埋地敷设。
该公司承建的二标段全长16.33公里,位于荆州市江陵县,途经资市镇、江北农场、滩桥镇、马家寨乡,涉及3个乡镇1个农场共计15个村。其中,穿越铁路1次,国省道2次,县乡道16次,中小型河流6次,鱼塘3个,拆迁房屋3座。
项目建成后,将彻底解决荆门-荆州成品油管道穿越中心城区居民密集区的问题以及荆州市柳林洲油库存在的环境安全隐患,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降低了管道运行风险,是落实中央环保督查问题整改的具体响应。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公司负责的二标段途经区域大部分为水稻田地,仅有的5公里旱地还是长江冲积平原,不仅水位高、流沙大、管沟开挖塌方严重,而且去年正处于疫情中心,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加之雨季周期长,施工难度较大。
为此,该项目部统筹协调,武汉解封后,项目部人员迅速行动全员返岗,成为销售华中分公司在鄂所有项目中首个复工项目。他们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产”,制订防疫应急预案,组织防疫知识培训考试,做到了追踪到人人,出入有扫码,日报无遗漏。实行机组包干责任制,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流水线焊接作业,提高了项目施工效率。在业主组织的“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中,克服高温连续作业、水网密集作业等不利条件,提前30天完成了竞赛目标。做实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实行质量分级管控及预警分析机制,将整个标段细化为46个分级质量控制点,使管线焊接无损检测一次合格率达99.48%,比业主要求高了3.48%。
面对水位高,流沙大等问题,技术人员结合现场实际,指导机组人员定点开挖集水坑,及时抽排水,保证管线埋深符合标准规范要求;针对雨季施工,项目部严格按照雨季施工方案,落实雨季措施,设置防雨棚,增加排水设施,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顺利完成施工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