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11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骗局诡称可“退钱”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吴之如 文/画

  《北京日报》报道,在“山寨”保健品上“栽过跟头”的老年人,都希望能找到卖家“退货退款”,然而这一念头也被骗子盯上了,他们精准实施“二次诈骗”。北京海淀检察院近日提醒大家,年底诈骗高发,老人要特别注意,最近办的一起案件中,一名老人在半月内被骗了五次!

  报道中提到的这位老人,2018年以来在购买保健品上已花费了50到60万元的积蓄。巧舌如簧的骗子打电话给她,称可以帮她维权退款,令她信以为真。接下来,骗子便以收取“维权费用”的名义,骗了老人41000元还不满足,又以“补交费用”“交税费”“交押金”“交关税”的名义骗取老人10余万元,直至这位老人的积蓄被掏空。有道是:

  上当群众齐抱怨,保健品多“山寨”源;骗子“维权”再欺诈,掏兜诡称可“退钱”。

2.png

  报道说,在媒体不断曝光下,单纯利用销售“山寨”保健品实施诈骗的市场越来越小,但仍有部分老年人在“保健品”骗局上栽了跟头。检察官总结出防骗“六警惕”:主动推销需警惕;无名厂商需警惕;医治百病需警惕;高额报价需警惕;出资垫付需警惕;交钱退费需警惕。同时,检察官也呼吁大家,保护好身边的老年人,勿让“有病乱投医”成为老年群体的难言之隐。

  警方加强了对诈骗团伙的打击力度,为维护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可靠的保护伞。同时,呼吁年轻人尽可能与父母老人多交流,向他们介绍时下社会的新情况、新动向,并向他们推荐老年保健的相关医学科普知识,提高对某些以推销保健品为幌子的诈骗团伙和诈骗手法的识别能力,避免因轻信骗子谎言而失财又受辱。让众多老人们享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关心和温暖,也就对骗子们笼络并欺骗老人、趁机施骗推销天价劣质保健品的伎俩多了几分免疫力。

  人都有老的时候,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是一项社会必须重视的系统工程,关系到人民的幸福感和社会的稳定,因此,这项工作一定要动员和依靠各部门和广大群众努力做好。而多年来引发公众诸多不满的不法诈骗团伙向老人群体推销劣质高价保健品的社会弊端,尤须坚决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