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04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襄阳:打造重点引才工程 筑巢引凤吸纳人才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李俊勇 李淼 田伯韬

1.jpg

●人才招聘会现场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一直以来,湖北省襄阳市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大力营造引才、爱才、用才的创新创业环境。该市人社部门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扎实推进“我选湖北·智汇襄阳”计划,大力开展招才引智工作,并不断创新方式、调整思路、补齐短板,以服务聚人才,以人才促发展,推动襄阳高质量发展。

  开局——招才引智的新思路

  2017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我选湖北”计划,旨在通过实习实训,使更多大学生留在湖北,吸引更多大学生来湖北就业创业。2017年3月,襄阳市迅速启动“我选湖北·智汇襄阳”计划,至此襄阳招才引智工作打开了新思路、翻开了新篇章。

  组建专班,形成工作合力。为确保工作扎实推进,2017年,襄阳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人社工作的副市长任组长,组织、宣传、编制、教育、财政、人社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大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并从成员单位抽调专人,组建工作专班,形成了各级各部门重视支持大学生实习实训及就业创业工作的工作合力和良好氛围。

  制定文件,提供政策保障。为贯彻落实“我选湖北”计划,该市人社部门组织起草了《关于实施“我选湖北·智汇襄阳”计划大力 促进大学生在襄就业创业的意见》,以两办名义印发,除了订立工作目标,该市将企业实习实训补贴的标准制定为高于事业单位标准,积极鼓励大学生选择到企业实习,加快大学生向技术人才转化的过程,加深对襄阳产业结构的了解,扩宽社会培养人才的途径,促进更多学生选择到襄阳就业创业。

  推进——不断调整的引才路

  2017年以来,该市人社部门根据工作开展情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调整引才思路、加快引才步伐,积极打造更切合本地实际情况、更精准有效的引才理念和措施,为助推襄阳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从单一招聘到综合推介。自开启“我选湖北·智汇襄阳”计划以来,该市将以往招聘活动以创造求职与用人方“握手”平台为主,变为以推介襄阳和搭建桥梁并重。

  从单一对接到市校合作。人社部门先后带领各县(市、区)人社部门及龙头企业、事业单位代表,赴武汉、西安、贵州、兰州等地开展高校巡回推介活动30余场、专场招聘会27场。通过与高校全面推介、深入洽谈,开创了“市校合作”的新模式。2017年以来,该市与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等37所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提供了稳定的生源保障。截至2020年12月初,全市累计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653家,其中市直191家,县(市、区)462家,建立实习实训生活基地12家,接收全国各地高校实习实训大学生12.7193万人,发放大学生实习实训生活补贴5818.547万元。

  从“留下来”到“引进来”。近年来,该市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开拓创新,逐步在“留下来”的基础上,探索将更多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引进来”。根据襄阳产业结构及实际情况,将引才之路不断延伸,从湖北逐渐扩大到西安、成都、银川、贵阳、哈尔滨、南阳等地,并尽量选择生源城市与襄阳差距不远的高校,避免好高骛远,效果不佳。同时,在高校的选择上,逐渐由重视名校到兼顾与襄阳生源吸引力匹配更高的学校转变,由重视综合性大学到兼顾学科设置与襄阳产业结构匹配更高的学校转变。

  布局——富有温度的安心路

  人才工作,有力度,也有温度。近年来,该市人社部门积极发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着力提升服务贴心度、群众满意度,营造23℃人社服务,使在该市就业、实习的大学生拥有“家”的归属感,努力铺就一条有温度的安心路。

  就业补贴保生活安心。为给来襄实习、就业大学生提供更好生活保障,2019年,该市政府及人社局出台文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生活补贴及租赁住房补贴的发放范围和标准进行了调整,不仅将大专生纳入补贴发放范围,并将租赁住房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500元。2018年起向符合条件的5236名高校毕业生发放就业生活补贴3141.6万元,向2030名高校毕业生发放租赁住房补贴1077.48万元,用真金白银夯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新保障。

  优质服务保工作安心。近年来,该市人社部门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不断推进人社“快办”行动,开创“无申享”服务,大力精简流程环节、推进业务网上办,竭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便民利民。为更好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在免费提供大学生报到、职称申报、档案托管服务的基础上,实现了档案转递和接收的网上办理。通过加强业务流程的梳理和改造,使办事时限大幅缩短、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群众满意度不断增强,用有温度的就业服务,让大学生在襄阳安心生活、安心实习、安心工作。

  破局——足不出户的就业路

  2020年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襄阳被迫按下现场招聘的“暂停键”,给就业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困难。为落实“六稳、六保”政策、全力保障稳定就业,2020年2月,该市人社部门积极应对,全面开启“互联网+就业”模式,在“襄阳云招聘网站”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组织用人单位1972家,发布就业岗位40106个,达成就业意向3065人。同时,广泛向全市企业收集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并积极对接本地高校,通过高校就业信息网发布招聘信息,全面开展线上招聘、线上宣讲、线上面试、线上签约,使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实现了不见面的“握手”。疫情期间,共举办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4场,参会用人单位累计530家,提供就业岗位20287个,达成就业意向2169人,为高校毕业生铺就了“足不出户”的就业之路。疫情结束后,该市人社部门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全力稳就业、保就业,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未来——汇聚人才的高速路

  未来,该市人社部门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四度人社”战略,全力打造更有力度的就业创业,更有温度的社会保障,更有高度的产业人才,更有余度的劳动关系。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持续推进“我选湖北·智汇襄阳”计划,吸引更多大学生在襄就业创业。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的常态化、深度化、精细化对接,定期组织用人单位到人才密集城市举办“我选湖北·智汇襄阳”推介会、招聘会,大力引进高校学生来(留)襄实习实训、就业创业,提高招才引智成果,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优秀人才。不断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襄阳实现高质量发展、高速发展提供人才引擎和智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