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能源枣矿集团付煤公司聚力全国智能化示范矿井建设,推进生产过程装备升级、系统优化、智能化改造和“三减三提”,真正把新工艺、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建设智慧枣矿、本安枣矿、优质枣矿、活力枣矿、富美枣矿再做新贡献、再添新动能。
“我们坚持重装备、智能化、高可靠性方向,加大装备投入力度,全面推动系统装备升级。”该公司经理于华兵说。该公司在采掘生产组织中,瞄准开采智能化、无人化,挖掘现有装备潜能,持续优化采煤机截割规划路径,推进工作面智能感知、自主学习、智能决策、智能控制等功能常态化运行。
该公司通过加快研发采煤工作面精准定位机器人,推广应用超前巷道单元支架、采区集中高压供液、锚杆锚索钻车等先进设备,逐步淘汰人工气动锚杆钻机打眼,将职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夜班取消了,设备先进了,系统优化了,所带来的就是生产环节更顺畅,设备故障率明显降低,不用再担心上夜班‘人困马乏’、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也不用再配置那么多人去检修,更用不着‘见缝插针’地去争抢生产时间。”该公司综采一区区长陈宝东欣喜地说道。
“我们实施掘进巷道顶煤厚度差异化支护设计,推广应用大功率半煤岩巷综掘工艺,打造‘掘进机+锚杆支护钻车’掘支平行作业,打造大功率综掘快速掘进作业线,提高单进水平。”公司副经理牟国礼介绍说,他们通过为各转载点配置高清摄像仪器,实现对掘进机、胶带输送机等主要设备的集中控制、视频监视、一键启停。围绕井下运输网络化、无人化、自动化建设,应用远程诊断、视频监视、巡检机器人、大数据等技术,推动井下关键设备控制地面化。
“我们围绕通防无人化、少人化建设,完成了通防仪器室无人值守,实现通讯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管理自动化和网络智能化。”该公司通防科科长孟凡平说。该公司加大智能通风、智能监测、综合防尘、防灭火系统化智能装备的研发应用力度,推动综合防尘、防灭火由单机自动化向集成自动化、智能化转变。孟凡平介绍,年底前,他们将完成矿井南北两翼注浆系统自动化改造,远程监控将成为现实。
“我们立足开拓布局合理、生产接续有序、少人无人生产,持续优化采场布局和劳动组织,推进矿井减头减面减系统、提速提质提效益。”公司副经理王士奎说,该公司进一步完善矿井“三减三提”工作规划,通过优化顶层设计,优化生产接续,统筹把握开拓布局、生产接续与灾害治理综合因素,从源头设计上消除系统隐患、隐蔽致灾因素和工艺工序缺陷。通过推进系统“瘦身”,提高通风、运输、供电、排水等生产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参加工作这么多年,没想到现在能用上智能化设备,更没想虽然生产时间减少了,但是产量没有减少,职工收入没有降低,还降低了成本支出。”综采二区职工冯统军说。
该公司通过加快推进采掘智能化作业和辅助系统智能化运行,优化管理队伍、技术队伍、职工队伍“三支队伍”人员组合,大力推进集约高效作业方式,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持续放大。(马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