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倩倩 潘雯/文 满倩倩/图

●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绿色智造数据管控中心

●王守东纪念馆展厅
2020年12月12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泰嘉不锈钢冷轧板材深加工项目”正式竣工投产。
在项目竣工投产仪式上,济南市莱芜区委书记、莱芜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朱云生在致辞中表示,“泰嘉项目顺利投产,既是泰钢集团由传统钢企向新材料产业转型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对莱芜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最好例证,为全区‘拼出一个千亿级、再造一个新莱芜’提供了强力支撑。”
坐落在济南市莱芜区的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50年生产经营史的民营钢铁企业。泰山钢铁始建于1969年,1981年下马破产,1984年恢复生产,2007年转型发展不锈钢,现有职工8200人。
风起云涌50年,一家钢铁厂的历史变迁、生死沉浮与创新变革,每一步都走得坎坷艰难,每一个选择都小心翼翼,每一点成绩都来之不易,背后承载着一代又又一代员工的心血与坚持。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泰山钢铁深刻认识到,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是未来制造业转型的大方向,离不开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新基座、新基建的支撑。
于是,泰山钢铁加快了转型升级的脚步,迈出了创新求变的坚实步伐。
变“泰钢制造”为“泰钢智造”
2019年,泰钢与中国联通合作建立了山东首家“5G+智慧钢铁”联合实验室,重点开展5G在钢铁行业的应用。
2020年6月,完成“两化”融合的第一次监督审核,推动泰钢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2020年8月,完成厂区内部全部基站建设,成为济南市首家工业5G网络全覆盖的企业。
2020年9月,入驻福建的点钢、物泊大数据结算中心,三方跨界协作、强强联合,以“需求”定制“生产”,用“定制”推动“实体”实现高质量发展。
如今,泰钢已将网络触角延伸至企业每一个区域,汇聚层机房6处,光缆敷设12千米,万兆互联,冗余热备,形成了集团级的商务区、管理网、生产网、视频网四大骨干网络。结合实际应用加快平台化建设,铁前智能制造(MES)系统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智能监控与数据共享;能源集中管控系统摆脱了原始的人工管理,实现了能源管控可视化;无人值守计量项目实现物资采购销售、物流、计量结算等全过程信息化管控,计量人员从原有的200多人减少至现在的50人。
近三年来,泰山钢铁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6.8%,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2%,职工收入年均增长13.3%,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432亿元,连续12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2020年前三季度,泰钢主营业务收入360多亿元,同比去年增长4.76%,400系不锈钢的产量、质量等多个指标实现新突破,产量位居全国前三,广东市场占有率超过50%,山东市场占有率超过80%。
不为人所知的是,这一点一滴的成绩中,凝聚着“高效、创新、拼搏”的“泰钢精神”。
追求创新的“泰钢精神”
在走进泰山钢铁集团进行采访之前,按照惯例,来访者需要先参观王守东纪念馆。
王守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中国钢铁工业战线的杰出企业家,是泰山钢铁集团的缔造者、领导者。由于操劳过度,突发心脏病,他于2016年1月1日溘然长逝,享年75岁,被追授为“齐鲁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跟着老书记王守东干了20年的陈培敦,如今是泰钢集团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技术总监。在他看来,老书记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泰钢,他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创造了泰钢的辉煌成就。泰钢一直奉行着老书记的创新理念,“用世界的眼光研究发展战略”“搜索全球、为我所用”。
陈培敦介绍,近年来,泰钢加快产线数字化设备改造,从原料、炼铁、炼钢到热轧、冷轧等生产线全部采用了西门子、罗克韦尔、施耐德等国际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集中监控、自动操作,为泰钢数字冶炼奠定了基础。
11月5日,现任泰山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的王永胜在接受大众日报记者专访时也表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课题,企业要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就要坚定不移走创新高质量发展之路,要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水平,向智能制造迈进。
用实际行动为国家民族品牌争光
作为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传统产业,钢铁行业亟待加快绿色转型。泰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主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推动绿色泰钢、智能泰钢提质升级,打造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
1989年,钢建成了全国第一个高炉剩余煤气发电工程;1990年,泰钢建成了全省第一家企业自建的污水处理厂;2007年,开始进军不锈钢产业,不锈钢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耐使用等优点,是新型绿色环保替代材料。2008年以来,泰钢又狠抓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淘汰了4座“功臣”高炉。2019年,泰钢与国家钢研总院共同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绿色智能城市钢厂产业技术研究院”,探索产城融合发展新路子。
当前,除了刚刚建成投产的80万吨不锈钢冷轧板材深加工一期项目,泰钢与青岛城投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年产60万吨优质镍铁的印度尼西亚综合产业园镍电项目,正克服疫情影响紧锣密鼓建设;与钢铁研究总院、山东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开展氢能使用创新攻关,目前已列入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
“钢铁企业要实现绿色环保生产,就要与城市发展有机共生,成为城市必不可少的‘战略装备’。”陈培敦表示泰钢未来发展的目标与路径十分清晰,“与城市融合发展,与环境和谐共生,让百姓真正受益,借助工业互联网,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泰山钢铁’建设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400系不锈钢企业,把‘泰山品质’打造成为世界单项冠军,用实际行动为国家民族品牌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