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在位,就要大有作为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韩登军 韩菁 叶永才

  “春风吹来暖洋洋,大有村庄变了样;

  村民小康甜心上,到处都是新气象;

  领导班子责任强,难事烦事放心上;

  水泥路道通四方,绿树成荫排成行;

  盏盏路灯亮堂堂,照着行人心欢畅;

  男女老少到广场,唱歌跳舞歌颂党;

  干群团结一条心,不忘初心牢使命;

  万丈高楼平地起,幸福日子万年长。”

  最近,笔者在江苏省泰兴市广陵镇大有村采访,听到这个村在传唱着这首诗歌。小诗叫《大有村变了样》,由这个村82岁的退休小学老教师郭进创作。

  言为心声,语为人镜。虽然,与标准的诗歌还有不少差距,但是,这首带着泥土味道的乡村小诗,却得到越来越多的村民认可,并通过网络传播开去。小诗唱出了村庄的深刻变化,唱出了村民对村干部的感激之情,也唱出了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2.png

  大有作为听诉求化解矛盾

  回望大有村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变化,不能不提到一个人——村党总支书记顾玉良。

  去年11月起,顾玉良担任大有村党总支书记。作为一个外村人到这里工作,人生地不熟。当时干部群众人心焕散,村民对干部不信任,处理事情常常找不到村干部。各项工作在全镇考核中总是倒数,是全镇出了名的“落后”。

  要想干事,首先要了解群众,听听他们真实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刚到村里一个多月的时间,顾玉良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走访村民上。白天碰不到人,晚上再去;一次遇不到,再去几次。

  60多岁的原村老书记袁亚平,虽然中风行动不便,但看到顾书记上门,高兴得努力站起来和他握手。他建议村里从改善村庄环境入手,整治好河道、路道。既可以给村披上一件漂亮的“外衣”,也可以借此机会,解决村民之间多年不能消除的界址纠纷。

  在走访中,顾玉良得知,村民袁某和张某两个邻居为了两棵树,争斗了32年,而且影响了村庄道路的拓宽改造。他前后8次起早摸黑到两家做工作,动员了两家的10多个亲戚朋友帮助劝解。经过半个月的工作,两家握手言和。

  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这件事感动了许多村民,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认为这班村干部是干实事的人,纷纷支持村干部的工作。全村8起大的村民界址纠纷化解了。因为纠纷无法施工的5处1200多米断头路,也很快清理了障碍物,顺利打通了。

  村民江某建在路中的车库被拆除后,他心悦诚服地支持村里的其他工作,成为拆除违章建筑的义务宣传员。84岁的村民顾某因为邻居的一点小误会,40多年来不断到省、市上访,并且将上访还传到了下一辈。顾玉良主动三番五次上门看望这个老本家,解决老人的实际困难,听取他的想法。后来,老人终于被感动了。如今,他不但不去上访,还积极参加村里的防疫、秸杆禁烧、违章建筑拆除等工作的宣传。村民们都夸赞顾老头“变了个人”。

  顾玉良告诉笔者,为了加强村里的长效管理,最近,他正在全村着手推广“党建+三治”融合治理模式,即开展以党建为引领、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的融合治理活动。在村为民服务中心,设置一间“连心室”,方便村民来倾诉和提出意见、建议。同时,发挥村图书室的作用,建立借阅登记制度,方便村民学习法律、农业、生活等方面的知识。他指派专人负责及时收集、登记、答复村民反映的各类意见、建议和问题,做好分类梳理,努力做到“大事大家干、好坏一起判、事事有人管”。

3.png

  大有作为建设美丽村庄

  “敬业正直、为民解忧”,这是悬挂在大有村村办公室的一面锦旗,这是送给顾玉良的,落款是大有村刘庄全体村民。今年10月,60多位村民代表送锦旗的那天,敲锣打鼓。不少村民说,他们几十年没有看到这种群众给干部送锦旗的热闹场面了。

  原来,大有村有两个小村合并而成。合并后的刘庄村无人过问,村庄环境脏乱差到有的亲戚朋友都不愿意上门做客。村民的骂声、牢骚声很多。为此,大有村成了广陵镇17个村居中唯一一个未能通过整洁村验收的“后进分子”。

  顾玉良接受村民们的建议,上任后第一件事就从这里开始,改善村庄环境。

  他充分发挥大有村“领头羊”的作用,全村8名村干部和80多名党员带头整治家前屋后,清理杂物等。短短半年多时间,全村拆除、填埋和改造露天粪坑130多个,清理草堆186户,拆除断墙残壁5处,清理河道500多米。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通过了整洁村验收。最近,顾玉良也被评为泰州市“污染防治攻坚勇士”。

  村庄主干道原来宽3米,而且坑坑洼洼,群众出行很不方便,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为此,村里前后投资128万元铺设了5.5米宽、1500米长的硬质路道。目前全村道路全部实现硬质化。

  为了解决资金困难,在村集体出大头和上争外,顾玉良发动村里的能人捐款。他从自己的混凝土公司拿出7.8万元,给村里安装了136盏路灯。

  现在,大有村告别了“脏乱差”,实现了一个后进村的 “美丽逆袭”,变洁变美了:标准的水泥硬化道路、清新别致的绿化树木、洁白墙面上的特色墙体文化等,让人倍感舒心。

  “四好农村路”圆了他们的心愿,崭新的村路通往田间地头,通到家家户户门口。看着眼前的村庄道路,村民们感慨万千。

  村民刘雪岩告诉笔者,以前村里道路狭窄,大型农机通行不便,卡车运粮碰上雨天,更是麻烦。道路拓宽后,大型农机往来自如。现在,这些大家伙都能开进村组,下田间进地头,再来几台也没问题。

1.png

  大有作为致富奔小康

  要想让村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得有真金白银,这是顾玉良经常讲的话。他想方设法加快产业发展,帮助村民脱贫奔小康。

  路通了,传统种植农业经过产业结构调整,闲置土地流转,入驻的农业项目也多了起来。交通好了,产业丰富了,外出的年轻人相继回乡,小村又渐渐热闹起来。

  顾玉良积极响应“万企联万村”活动,他将自己的企业与村共建,动员村民流转土地,筹建200亩的葡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1500万元。目前,已经投入350万元,建成50亩的葡萄园。全部建成后可带动农民直接致富,村集体增收60至80万元。仅仅这一项预计明年村民人均收入可增长3000元左右。全村引进能人种植大棚蔬菜1000多亩,吸引本村50多名闲余劳力在家门口就业。

  村里投资300万元,在镇工业集聚区内建成2000平方米的厂房,出租后,为村集体增加年租金20万元。同时,通过对闲置土地的管护、使用,村增收16万元。今年全村经营性收入将突破65万元。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村民掉队”,顾玉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他十分关心全村16户35个人的低收入建档立卡户。袁春明的妻子因病全家陷入贫困之中,村干部介绍他到企业打工,月收入3600元。加上他的女儿到深圳就业,现在全家已经脱贫。

  59岁的单身汉郭宏权提起村干部,难以表达他的感激之情。今年11月,他请人制作了一面锦旗,上书“全心为民谋福祉,万言千语谢党恩”,送给顾玉良、郭君等全体村干部。原来,今年村里根据他的身体状况,“量身定做”让他到村里做保洁员、村庄环境巡查员,年收入1.6万元。同时,村里在他的房间安装了卫生间和洗澡间,让他过上了舒适的生活。

  “春风吹来暖洋洋,大有村庄变了样;村民小康甜心上,到处都是新气象......”听着《大有村变了样》的赞歌,顾玉良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在大有村这片土地上,他将永远牢记并实现,他到村后第一次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会上的讲话,“在位,就要大有作为。”村民们也坚信,有顾玉良和他的同事们的“大有作为”,大有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