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7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肩上扛重担 心里装着善 ——访浙江金华治村导师、农民企业家黄惟善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方令航 发自浙江金华

1.jpg

●每到新年黄惟善设宴孝敬村里的老人、长辈。

  中央文明委最新公布,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浦南街道石埠头村获得第六届“全国文明村”称号,此前该村已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最美淘宝村”荣誉。获评“全国文明村镇”等3项国家级荣誉,表明这个地方既有“颜值”,又有文明内涵,是一个村镇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具竞争力的金字招牌。而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人:浙江金华市级治村导师、农民企业家黄惟善。他以整治人居环境为乡村振兴切入点,依托环境的持续改善,引进电商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促进乡风文明,生动地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劳动最光荣、人民最崇高,黄惟善作为一名在基层农村生根发芽的建设者,用汗水浇灌收获,凭实干笃定前行,以平凡书写高大。

  不忘初心共同富裕

  上世纪80年代,黄惟善在乡镇企业浦江化纤厂工作,1999年担任浦江和平化纤专件厂厂长。作为改革开放江浙地区第一批“经商农民”,黄惟善走南闯北,通过经营化纤配件率先致富。“当时我在外面经商挣了一些钱,然而在村里,乡亲们表面上很客气,我总觉得他们在背后议论,最后我发现是自己的方向不对,我一个人富了乡亲们依然穷着,这不叫富裕,乡亲们富了哪怕我一无所有,也是最大的收获。一个只会赚钱的人只能做商人做老板,而不是真正的企业家,作为企业家必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因此,怎样带动乡亲共同致富,成了黄惟善心心念念的事情。2003年,见多识广的黄惟善被推举为村支书,为了村集体的发展,17年来黄惟善全身心投入。

  “只顾自己富,群众不拥护。”这是黄惟善朴素的信仰。引进新型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引领群众共同富裕,就成了以黄惟善为班长的村党支部、村委会实践和追求的目标。

  2012年浦江县启动江南新区开发建设,石埠头村配合县重点项目建设整村拆迁。黄惟善结合新农村建设引进电商产业,用4年时间完成了蜕变,村集体资产从10万元发展到2亿元,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5000元增长至4万元。原本只有600多本地人口的石埠头村吸引了1200名外来人口,并连续获得三个国家级荣誉。

  为了组织和村民的信任,他把自家的生意全盘交接给儿子,自己担任浦江县江南一埠网商有限公司、浦江江南一埠酒店管理有限公司2家村办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黄惟善提出“民主立村、商风兴村、产业强村”的思路,打造“江南一埠”品牌。今天的石埠头村产业兴旺经济富裕,乡风文明,拥有两个全县“之最”:一是村内有3幢32层的高楼,系全县农村之最;一个是村内建成了4万平方米的电子商务集聚区,是全县最大电商区。

  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黄惟善超前谋划,带领村干部去义乌学习考察,全力引进电商产业,不断壮大酒店、夜市等配套产业,形成了一个独具优势的江南产业功能区。如今的石埠头村,村民们走的是平坦路、住的是电梯楼,看书阅报有图书室、运动休闲有器材,垃圾分类走在前,石埠头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产业赋能“江南一埠”

  “决战双11我们拼了”——在2020年的双11电商大促中,江南网商园总计销售额7300万元,同比递增107%,作为新冠肺炎疫后电商的关键一战,这个成绩给江南网商园的外来从业者带来了欣喜。从事水晶礼品定制的业主小江告诉记者,因为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行业普遍惨淡,江南网商园一方面发动村民给业主免租优惠,一方面加强推广直播新业态,特别是村干部一直做好各类服务配套保障,才打赢了这场双11的翻身仗。

  “11月我们都忙着村里的选举,中间又夹着双11年度电商大促销,一边是基层组织的完善,一边是江南网商园的年度大促,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压在黄书记肩上,11月6日他在杭州做了胆囊切除手术都没有休养几天,就直接回到了村里。”石埠头村组织委员黄建文坦言,“他身体还没恢复呢,每天换药,3个刀口部位还发痛,可作为村书记他总是亲历亲为。”

  黄惟善坦言:“网商园因为双11年度大促,村里所有老小劳力都上阵了,打包、理货、装卸都缺人,这种时候我怎么在家里躺得下去?创业容易守业难,说实话我每天都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方方面面的事太多了。”

  石埠头村对于黄惟善而言,展示的是他带领村民发展新产业共走小康路的精气神,而对于区域政府而言,则是产业赋能乡村发展的又一次飞跃。凭着执着信念和“拓荒牛”精神,黄惟善带领村民走上了一条共同致富的康庄大道,将昔日靠天吃饭的城郊埠头改变成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担任村主职干部17年,黄惟善带头示范,热心村办公益事业、修桥铺路、兴修水利等,历年来为乡村公路硬化、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捐资达数十万元,从来没有在集体开支中报销过烟酒钱。借助江南网商园这个产业平台,黄惟善实现带领群众快速致富的愿望,也提升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好商风”吹拂网商园

  在浦江县全面推行“好家风”指数运用基础上,黄惟善立足石埠头江南网商园淘宝专业村实际,打造“农村·两新党建融合体”,建立机制推广“好商风”评价体系,以党建融合带动村企融合。通过党建统领,分别在诚信经营、安全生产、环境整洁、带富致富、村企和谐等五个方面赋分,运用正反两方面指数激励,定期评选“好商风”企业,挂牌接受监督,实现商家自治、互惠共赢。“好商风”指数在该村的运用,开创了“以商引商”新模式,“好商风”企业“1+1”传帮带、企对企搞宣传,成功引进电商企业8家、电商培训企业2家,电商企业返岗率达100%,推动150余家“互联网+企业”走向良性轨道,走出了“村中有园、园中有村”的村企联动治理新路。

  2020年2月疫情肆虐,黄惟善每天在做好人员排查防控的同时,做通村民思想工作,鼓励村民主动降租220万元:“这不是多收几个钱和少几个钱的区别,而是石埠头人要懂得饮水思源,电商租户成就了我们,疫情当前要给予一定回馈。”2019年底,石埠头村经过集体讨论,决定投资改善江南网商园的硬件设施,装修直播厅。结果2020年初新冠肺炎袭来,各地网商面临严峻考验。而江南网商园因为未雨绸缪,在4月底就把装修竣工的直播厅投入使用,在全县复工复产中跑在前列,有力支援了江南网商园园区经营户。

  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如何实现,这也是石埠头富裕起来后面临的新的基层治理问题。为了让村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黄惟善担任浦江县塔塔球协会会长,鼓励村民开展各种文体运动,满足村民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

  产业整合提质增效

  浦江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浦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虞振贤表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在新农村的发展中,正是有了黄惟善这样的基层干部舍小我为大家,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因地制宜激发产业活力,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仓廪实而知礼节。现在的石埠头村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农村榜样。“满足广大村民、电商经营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的目标。”黄惟善表示,获得三大国家级荣誉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接下来石埠头村将围绕“挖掘潜力、多元发展”方针,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以做大做强江南网商园产业为目标,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抓大促小”,实施产业整合,形成“十四五”发展优势,全面完成培训、营销、供应链、人力资源等领域变革;抓住内循环契机,积极探索夜市经济、白石湾旅游开发,发展新零售、民宿经济,实现集体经济多元提质增效。

  通过民主制度共建共治共享,村务公开透明,旧村改造等棘手问题得以解决;通过发展电商产业,村里有了经济实力;通过对标城市公共服务,村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提升;而通过文化建设,村民的素养不断提升,乡风越来越文明,这又让石埠头村有了更大的吸引力和知名度,形成了制度、产业、文化的良性循环。

  在黄惟善的工作目标中,江南网商园将争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引进专业人才团队,开展企划信息、法务维权、创业基金帮扶等服务,梳理整合水晶、绗缝、挂锁等本土优势行业的供应链体系,给大学生裂变创业提供资金及软服务,打造义浦农村创业就业的快孵平台,帮助扶持1000名青年电商创业成功,让他们在石埠头家庭幸福,内心富足。

  心存善念,服务乡邻,从当初的农民老板转型到基层党支部书记、村办企业法定代表人,黄惟善个人的发展轨迹、人生价值观和对幸福的追求,折射了一名中国农民的梦想与奋斗,也折射了改革开放背景下一名企业家的担当和胸襟,更体现了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经过浦江县最新一轮的基层选举,60岁的黄惟善党支部书记和村民主任“一肩挑”,他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有为乡村、为乡亲干下去的雄心壮志。带领2000多名石埠头人,在这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开创一个幸福窗口,构建一个乡村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