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12亿 冲刺15亿
■ 廖光明
今年以来,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气矿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应用,攻克关键配套技术,助力气田安全高效开发。
截至10月26日,气矿天然气年产量突破12亿立方米,力争创造天然气年产15亿立方米的历史新纪录,完成储量和产量“两个历史超越”。
川西地区蕴含了巨大的资源潜力,气矿历经60余载的艰难探索和实践认识,近年来,勘探开发连续获得重大突破,成为了公司勘探主战场,产量向上显现新增速,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跑出加速度。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聚焦钻井提速提效。2020年,主动设立气矿工程类重大专项,破解钻井周期长等“瓶颈”。引入“钻头钻具一体化服务”,推广新工具使用,深化钻井提速提效。双鱼001-X3井须家河组平均单趟进尺提高81%,平均机械钻速提高26%,各项指标全面超越前期最优井。在双鱼001-X3井,采用“高效PDC钻头+长寿命螺杆+优质钻井液+精细控压钻井”优快钻井技术,一举刷新区块复杂地层平均单趟进尺、平均机械钻速等多项纪录,创造了中国石油川渝地区井深最深纪录和中国陆上水平井井深最深记录。
着力夯实资源基础,持续加大勘探力度。继2014年双探1井取得突破以来,通过持续科技攻关,在川西深层海相取得多项勘探成果,形成深层海相、火山岩、致密气三大勘探领域和五大有利勘探区带。双鱼X131井、双鱼X133井、龙004-X2井均获百万高产,规模效益勘探开发初见成效。双鱼石区块栖霞组、简阳火山岩、剑阁礁滩等多个地区新增三级储量6690.1亿方,超过建矿以来累计提交三级储量总和,实现历史性超越。
应用智能化新技术,打造智能气田开发。气矿辖区范围3.42万平方公里,点多面广线长,生产运行管理难度大。气矿积极探索“智能化管理”,建立“模版化数据项管理、可视化派生计算配置、规范化生产数据模型、标准化共享服务流程”数据管理新模式,一线场站生产类报表数据自动生成率92%以上,站控系统报警次数较去年下降83.3%,数字化生产站场视频监视覆盖率达到100%。从传统的生产管理工艺跨越,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心井站+无人值守站+电子巡检+集中控制”的全新模式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