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各界正对“成渝双城经济圈”热议纷纷之际,10月22日下午,由民建南充市委主办,南充市民营企业家协会、南充民建企业家联谊会、南充市新联会、南充市侨商联合会、南充市餐饮协会协办,嘉陵区新联会、天下网络承办的“南充市民营经济大讲堂第三期——变局·新局 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商业机遇”在天来大酒店成功举行。南充各行业各领域企业家代表等近500人共聚一堂,展开了一场有价值的分享交流。

南充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南充市委主委张晓艳出席并致辞,民建南充市委副主委张宏标、民建南充市委秘书长马婕等出席活动。张主任在致辞中对讲堂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给予了高度肯定。她指出,由民建南充市委发起、主办的“南充市民营经济大讲堂”去年已成功举办了两期,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第三期虽然受到疫情影响姗姗来迟,但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当下,更显意义非同寻常。她表示南充民建将始终如一和经济界人士手牵手、心连心。她要求广大民营企业家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与国家共命运,与社会共进步,与南充共发展。她期望民营企业家顺应发展大势、积极探索创新,在南充大城崛起的“交响乐”中,奏响民营经济嘹亮的音符!
嘉陵区新联会副会长、四川好土优土农业创始人明海全带来的主题分享是《逆向思维:向荒原沙漠要粮仓》。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要用差异化生产去面对危机,他致力于土壤改良研究,在荒原沙漠种旱稻,并确定了一套科学系统、切实可行的现代农业规划实施方案,走出了现代农业的新方向。
四川好土优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自创办企业以来,坚持以“夯实绿色根基、回归自然本质”为经营理念,以打造中国生态农产品为领先品牌为目标,不断改革创新。目前已成功研发申请8项农牧业专利技术,改良5000亩生态种植基地,其中2480亩已取得国家有机认证;先后建成河西镇钻石岛种植基地、临江乡种养循环一体化示范基地,并实现中国旱稻胚芽米首次达到新加坡品质标准,获得新加坡大量订单。
据该公司杨凡博士介绍,旱稻又叫陆稻,是适应干旱环境的生态型,耐旱能力强,适应旱地、坡地、山地等缺水环境,几千年以来在全国各地均有少量种植。旱稻因其产量低、口感差,一直处于不受重视和未得到大力开发利用的状态。
“好土优土农业”育种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已选育出产量高、口感好的旱稻新品种,解决了旱稻产量和品质的千年难题。旱稻因其生长在干旱逆境,富含肌醇等各种抗逆生理调控物质,对人体保健功能极好,在保健品及保健食品市场上极具潜力,可望成为食疗代替药疗的未来之星。 (严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