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7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名人与酒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健林

  郭沫若曾说:“文人与酒多有不解之缘。”老舍便是其中一位。

  老舍先生诗词虽然比较少,但在其遗著中,他的诗均散发着醇酽的酒味,读后令人熏然欲醉。早在上世纪40年代初期的《村居》一诗,便有“偶得新诗书细字,每赊村酒润闲愁……”这是他在抗战时期于重庆写成的。又说“半老无官诚快事,文章为命酒为魂。”借写他在生活中常与文友们以饮酒聊天为快事。在《中年》一诗中写道:“贫未亏心眉不锁,钱多买酒友相亲。”他给挚友吴组湘的诗中又说:“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诗如其人,显示了老舍为了豪爽、正直的个性和广交善饮的风格。

  被誉为“书圣”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也很喜欢饮酒。被后人推崇为“行书之宗”,“法帖第一”的《兰亭序》,就是他与友人饮酒聚会,“一觞一咏”时的作品。古时人们迷信,三月上巳日,到水滨去洗濯欢聚,可以消除不详,叫“修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孙绰等名流41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序举行“修褉”活动。他们围坐在一段弯曲的溪水旁,用漆制的酒杯盛酒,再将杯放在上流水面上,任杯随水漂浮,止于何处,就由坐在何处的人取杯饮酒,叫“流觞曲水”。据说当时名流们喝得极高兴,一共做了30多首诗。王羲之乘兴用鼠须笔在乌丝阑茧纸上一气写成28行324字的一篇序文,就是受太宗青睐的《兰亭序》。《兰亭序》在醉中写得字字珠玑,笔画有7处改动,王羲之酒醒后想重写,把改的痕迹去掉了,但后来,一连写了10次,都不如愿,最后流传于世的仍是酒醉《兰亭序》,即现在珍藏于故宫的《兰亭序》摹本。“神农本”就是当时《兰亭序》的原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