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5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筑牢“四个支撑” 做实“稳岗就业” ——湖北襄阳市人社局采取“硬核举措”稳就业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7.png

●职业技能培训现场

  ■ 特约记者 田伯韬 包瑜

  2020年,新冠疫情的强烈冲击导致大批企业停工停产,国际经济形势的巨大影响使得大量人员面临就业难。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湖北襄阳市人社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主动应对,积极作为,全市就业形势稳中渐好,就业风险基本可控。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4.06万人,同比下降6.7%。截至7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91万人,同比下降37.23%;失业人员再就业9250人,同比下降49.4%;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724人,同比下降12.7%;高校毕业生就业9846人,同比下降2.7%。城镇登记失业率3.22%,低于5.5%的控制线。

  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襄阳市人社局主要通过“四个支撑”,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实现了全市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细化政策支撑就业。襄阳市在认真落实湖北省政府6号、10号稳就业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出台了促进稳岗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从支持企业减负稳岗、促进多渠道就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创业带就业、困难人员兜底保障、做实就业培训工作等六个方面细化成10条具体措施,确保了在特殊时期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襄阳市还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加快发展12条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增加信用缓解资金流动性紧张16条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襄十条”、建设“企业金融服务方舱”方案等,为落实好“第一稳”“第一保”奠定了坚实基础。

  力保企业支撑就业。全面落实企业减负稳岗政策,大力开展“护航展翅”行动,确保企业“活下来”,稳定现有就业岗位。目前全市已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04亿元,稳定岗位22.25万个;已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1616.4万元,稳定就业1.48万人;已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10.96亿元,切实减轻了企业社保费负担。

  兜底保障支撑就业。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兜底工作,是稳就业、保就业的基础。今年以来,已开展就业扶贫“大篷车”进村“三联三送”活动41次,提供岗位5.47万个;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542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850人),落实一次性交通补助1.0228万人。外出务工回流累计2802人,已重新就业2787人。

  积极作为支撑就业。面对疫情不等不靠,襄阳市大力实施“业务流程再造计划”,通过“整合优化窗口、推行承诺制、强化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强化服务评价”五大举措,积极开展就业创业业务“打包办、提速办、简便办”的“快办行动”,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人社服务员计划”等活动,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稳定和扩大就业。目前已组织专题网络招聘会、大型现场招聘会、乡镇小规模招聘会116场,推出“帮你上岗”专项服务,累计提供岗位15.19万个,6.52万人达成就业意向;实施“就业营销计划”,组织专车、专列1436辆(列),“点对点”输送4.07万人外出务工(其中省外3.8万人),并与上海市、温州市签订了跨省劳务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就业政策落细落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747万元、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1386万元、失业金3164万元、价格临时补贴1116万元,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大病救助保险费842万元,提供55个线上免费培训平台,就业创业培训学员1.007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