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瑞
摘要:国有煤矿企业党建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政治保证,党建工作搞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着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管党的新形势下国有煤矿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对党建工作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引领煤矿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国有煤矿企业党建工作,谈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对煤矿企业做好党建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国有煤矿企业 党建工作 创新
一、抓住建设高质量党建一个根本
党建是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党员犹如企业肌体中的“红色细胞”,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互融共进,党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才能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一)增强党建政治意识,实施责任强化行动。一要完善目标责任分解机制。进一步明确党委书记负总责抓党建,班子成员分工抓党建,支部书记带头抓党建,行政领导支持抓党建,支部委员合力抓党建,党务人员自觉抓党建的具体事项,把工作责任细化到人、量化到岗,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落地生根。二要建立项目牵动引领机制。坚持虚功实做,善于分析研究,把全矿党建工作分为“基础巩固型、提升推广型、探索创新型”三种,实施项目化管理、工程化推进,让党建工作化“无形”为“有形”。三要强化责任考评追究机制。用有效的考责、问责、追责,倒逼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要把党建工作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重要内容,把抓党建的成果作为衡量党支部书记政绩的首位要求。四要深化典型宣传引导机制。要及时发现典型、挖掘典型,对先进支部、先进人物、模范党员进行宣传,积极向上级推荐,起到“一花引来万花开”的效应。
(二)增强党建巩固意识,实施先锋堡垒行动。一要树牢品牌。围绕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目标,持续深化党委品牌建设和支部品牌建设,选树一批符合矿井实际、独具支部特色的基层党建示范品牌,做到有特色,有成果,有质量,出精品。二要创新载体。要注重方法创新、载体创新,克服党建形式化、内容空泛化的倾向,使党建工作更接地气、更有生气,业务工作更有方向、更有动力。三要激发活力。通过深化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等形式,做到党员活动有实效、党员奉献有实招。引导党员争当生产经营的能手、创新创业的模范、提高效益的标兵、服务群众的先锋。
二、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智慧矿山、高产高效矿井四大建设
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应是“一条心”,而不能是“两张皮”,我们必须要把党建动力转化为发展动力,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
(一) 围绕中心“抓”党建,巩固安全生产标准化成果。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围绕国家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要求,持续推进安全管理体系,激发党员“亮身份、树形象、争先锋”,举全矿之力,守好安全生产底线红线,确保矿井安全目标实现。
(二)围绕目标“强”党建,助推矿井向智慧矿山迈进。要围绕5G智慧矿山建设思路,依托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智能装备等先进技术,推广智慧矿山的理念和技术应用,加大关键技术攻关、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实现煤矿井下作业人数大幅减少,生产工效大幅提升,生产系统显著优化,安全生产水平全面提升等目标。
(三)围绕效益“融”党建,提升矿井高产高效水平。一要主动担当作为。要加快自动化工作面建设,对具备条件的矿井生产环节加快智能化改造,推进固定岗位的无人值守和危险岗位的机器人作业,实现传统煤矿的智能化转型升级。二要厉行勤俭节约。聚焦矿井经营主要矛盾,以责任管理为抓手,堵住管理漏洞,形成价格体系合理、结算兑现准确、成本调控有力的内部市场格局。
三、打造人才建设、企业文化、精神文明三大高地
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主动作为,继承发扬传统载体,积极探索特色载体,筑牢企业的“根”和“魂”。
(一)打造人才建设高地,激发矿井创新活力。一要打造一流的员工队伍。加快各类人才成长。要继续推进专业技术人员聘任、考核、公开招录机制,精准培育专业化人才。二要打造优秀的党员队伍。要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党员队伍管理中来,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危急关头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三要打造过硬的干部队伍。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把政治上忠诚、廉洁上自律、能力上过硬的干部选出来,确保选一个干部就是树一面旗帜,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二)打造文化建设高地,增强矿井发展动力。一要厚植政治文化。要开展好思政课教育,让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党员、干部思想和心灵,引导党员自觉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要弘扬优秀文化。持续开展“文化大讲堂”、国学讲座、经典诵读等活动,不断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引导干群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三要深耕安全文化。要通过安全教育、安全确认、安全联保、安全竞赛等形式,提高“人”的安全素养,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统一。
(三)打造精神文明高地,塑造矿井独特魅力。一要广泛开展引导行动。以文化礼仪为着力点,强化引导监督,倡导广大员工在日常生活开展文明出行、文明就餐、文明乘车、文明行车等活动,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的工作,养成井上文明生活、井下文明生产的行为习惯。二要扎实推进实践行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开展关爱安全、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爱心服务、爱心助困等志愿服务活动,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文明风气。三要深入开展整治行动。大力开展员工不文明行为整治、6S管理等专项整治行动,对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造假欺诈、散布谣言、推诿扯皮、无理取闹、酗酒闹事,以及公共场所吸烟、破坏公共环境卫生等不文明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形成共建共治氛围。四要弘扬典型引领行动。注重发挥先进典型带动作用,大力宣传弘扬先进典型的感人故事和精神品质,巩固矿区品牌,发挥好人模范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四、强化能力、作风、服务、廉洁四个保障
(一)强化能力保障,提升“能为”的本领。一要勤学习。要自觉把学习作为经常的、不间断的任务,要完善党员干部导学、带学、促学制度。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积极探索“理论学习—问题研讨—推动工作”一体化的学习机制。二要善调研。要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点、带头开展调查研究、带头撰写调研报告、带头讲党课等制度,勇于解决矿井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三要勇反省。要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常态化检视自己,查找不足,补齐短板,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深化作风保障,营造“敢为”的氛围。要围绕担当、务实、干净、忠诚的好干部的标准,建立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干部作风考核评价机制,促进作风建设持续深入有效推进。
(三)融化服务保障,激发“善为”的担当。要深入井下车间、深入到职工身边,解决职工的烦事、难事、愁事、急事,真正和职工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政策、用真情、用爱心为职工办实事,保证队伍思想稳定。
(四)净化廉洁保障,巩固“勤为”的风气。要不断查缺补漏,关注关键岗位,切实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坚决杜绝工作作风中的“慵、懒、散”,领导作风中的“假、浮、蛮”,为政不廉“私、奢、贪”,着力打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