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越
“你好,马工,污油泥存储罐已达罐容积的75%,现在我们想申请转运。”9月21日,西北油田完井测试管理中心清洗车间的刘永飞,向井控部提出污油泥转运申请。得到审批后,便开始登记《污油泥转运台账》。至此,油田今年产生的污油泥,加上去年罐存,该中心已累计向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绿色环保工作站,转运和净化处理污油泥720余吨,避免了二次污染,有力推进了油田绿色企业的创建。
在采油生产,尤其是稠油开采中,油管长时间服役,各种矿物质会逐渐粘附在油管壁,腐蚀油管,造成管内油路狭窄,或穿孔渗漏,阻碍原油生产,需要根据生产实际及时清洗和检修。
在对油管的清洗和检修过程中,从油管壁上清理下来的东西形成了污油泥。因每年需要清洗的油管数量很大,产生的污油泥数量也比较多。这些污油泥含有烃类物质和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不仅会污染环境,一旦进入生态系统,还会在动植物体内富集,影响人类健康。所以,污油泥成为石油开发行业绿色健康发展的直接“杀手”。
为了实现“黑色石油、绿色开发”,一直坚守环保红线,致力于清洁生产的西北油田完井测试管理中心,今年针对污油泥治理开出了“三联药方”,让这个“杀手”彻底遁形。
药方第一联:科学精准计算,使污油泥从“定性”转向“定量”。完井测试管理中心根据油井所生产的原油性质,对油管腐蚀程度的不同,把所要清洗的油管分为重油、轻油两类,建立了单根油管产生污油泥的精准计算模型,参照上半年实际处理的污油泥量,及维修油管的数量进行校核,符合率达90%以上。这就从源头上堵塞了清洗油管的承包商,在上报、转运和处理污油泥时数量上不实的漏洞,令污油泥的“真实身量”完全显形、无处葬身。
今年以来,完井测试管理中心井控部共接收油田各采油厂,需要清洗的污油管15.3万多根,已经清洗、质检入库15.2万多根,其中清洗的重油管1.1万根、轻油管14.1万多根,产生污油泥550余吨。
药方第二联:规范化存放,专业化运输。该中心设置了专用的存储槽体和罐体,规范化存放污油泥。槽体存放时,底部铺设防渗膜;罐体存放,其密闭性更不容易渗漏。同时,在储存地还设置了“危废标识”、“防火标识”等,确保了生产期间污油泥存储的安全性。存储达到一定的量,有专业的特种车辆运输,避免了存储和转运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药方第三联:处理流程标准化。该中心建立健全了油管承修《污油泥转运台账》,定期向主管部门汇报污油泥的存储量,提交《污油泥转运申请》,办理《固体(危险)废弃物转运证明》,签订《污油泥转运合同》,由专业的特种车辆运送到指定地点后,让具有污油泥专业处理资质的人员规范操作,进行无毒、无污染净化处理,确保了塔河油田的污油泥处置合标、合规。
“三联药方”规避了油田生产中污油泥的二次污染,实现了清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