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立
“高频成分有所改进,相关后的有效波信号频带也更宽了。”
仪器组长梁云才望着质控软件所分析出的采集资料,又回身向二机室的同事们欣然补充道:“看来我们今年的两次攻关试验成果运用到生产中也是成功的,‘激发信号有时差’、‘ 真参考信号受干扰’和‘ 自相关信号不稳定’这三项困扰了我队整整两年的难题可算是有所突破了!”
喜忧参半的革新之路
早在2018年9月,西南物探2512队便在中台2井VSP项目中第一次于生产现场试验了可控震源作进行激发采集,并取得了成功。
随后,在威231井与威211井两口常规VSP项目双井连测中,便直接将可控震源运用进了实际生产。
面对现场甲方检察人员的频频赞许。时任队经理邓川就曾骄傲地拿着刚打印出的采集资料说道:“如果不事先说明,我想应该没人想到这是用可控震源激发获得的资料,我们队伍经过去年的试验以及这次的两井连测几乎可以肯定,可控震源在现行4000~5000米深度替代炸药震源采集资料的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第一次实打实的采集作业就双开花,这么漂亮的开局对当时的2512队而言无疑是振奋的。
因为大家都清楚地见证了可控震源相比于炸药激发的优点:安全、环保、高效。没有了繁复的涉爆作业,没有了纷扰的协调赔产,一次常规VSP项目作业时间甚至可以压缩到一天!
这种梦寐以求的生产方式,与之专攻常规VSP与Walkaway VSP作业的物探2512队,简直就是完美的契合。
可在余后的可控震源采集作业中,相关技术难题也是日益凸显,最终也都反映在了采集资料的成品上。
“激发信号有时差”、“真参考信号受干扰”和“自相关信号不稳定”这三处症结更是长久以来的如鲠在喉。
集中力量,攻关克难
5月以来,2512队汇总了两年间16次的可控震源VSP地震测井相关情况,在西南物探井中物探技术中心的牵头下,得到了分公司装备制造与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
仪器组长梁云才与何政平等一众技术骨干数次辗转成都、南充与永川各个基地之间学习交流,虽然最终将英国Avalon采集设备与法国Sercel可控震源同步采集调试成功,部分解决了原来有线同步随机干扰以及激发信号有时差问题。
但有线传输,在井场这种复杂的工作场景之中,抗干扰能力始终显得有些羸弱。
为真正意义的药到病除,就是要改变连接方式。使“可控震源”这个激发设备与仪器车上的采集设备从“有线连接”变为“无线连接”。
而要想无线连接则需要一处“媒介”, 9月1日,在泸州试验场,通过详尽而繁复的参数对比与调试,可控震源与428XL及GeoChain系统联机测试成功,得以顺利形成了可控震源车+428仪器车+VSP仪器车无线连接的优化组合。
随后9月14日在宜宾高县的生产任务中,一举取得了“激发信号无误差”、“真参考信号无干扰”以及“自相关信号清晰度高”的三大突破。
9月15日,川云两省交界的群山之间,宁230井可控震源VSP测井采集任务顺利完工,采集资料良好。
未来,也将一切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