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7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卜珍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并强调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激发新的发展动能,尽快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促进我国经济快速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创新就是生产力,企业赖之以强,国家赖之以盛。现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产业变革,都在重塑世界经济结构、重构全球创新版图,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力的关键期,迫切需要用创新来驱动和支撑。只有依靠创新驱动,我国才能够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创新,企业才能紧跟市场步伐,始终站在经济发展的前沿,做大做强做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随着全球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不断演进,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我国已经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在社会经济发展、在企业发展强大中核心位置和关键作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我们顺应了新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把握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探索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探寻到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不断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我们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创新也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和核心引领。但是,我们的发展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要改变这种状况,实现高质量发张,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抓住科技创新,就是抓住发展主动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就是谋未来。“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加速演变,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将带来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要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只有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才能牢牢把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始终立于不败地位。只有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催生新兴产业,形成更多的增长极、增长点,才能提高在国际竞争中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塑造更具活力、更具优势、更具潜力的新发展格局。

  我们要在方兴未艾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在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加快构建开放创新体系,在开放合作中提升创新的质量和效率。

  一是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大改革开放步伐,加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持和鼓励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基础研究,助推行业龙头企业、领军人物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

  二是搭建有效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支持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奖励,保护知识产权,完善交易市场,通过试点示范引导科技成果转化。紧紧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

  三是发挥制度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发挥我国社会主制度能够集中重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组织国内知名学者、专家、拔尖人才、龙头企业关键人员,集中攻克一批世界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占领世界产业链制高点,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四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着力打造创新体系。大力营造企业科技创新良好氛围,建立健全企业科技创新机制体制,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打造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

  五是完善创新融资机制,保障科技创新资金需求。采取财政科技专项资金、股权投资、社会资助等方式支持科技创新,创新企业用于科技创的融资渠道,支持社会各类机构、经济社体、商业银行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金融服务。

  六是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创新根基。加大投入,鼓励长期坚持和大胆探索的科技创新组织和人员,为建设科技强国强基固本,为建设创新强国提供源头活水。

  七是改革科技创新体制,建立和完善创新体制机制。以释放科技创新动能,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为目标,加大科研单位改革力度,加大企业科研创新步伐,最大限度调动创新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科技产出效率。

  八是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促进技术要素合理流动。要在开放中创新,大力培养和引进国际一流人才、科研团队,培育一批面向全球的技术转移服务中介,促进关键技术国际交流合作、国际转移。积极参与国际创新合作,在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上开展国际创新研究、实验、实施,深度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取得国际话语权,培育若干个能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的项目。(作者单位:安徽省巢湖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