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油田采油二厂强化“自己的活自己干”“自己能干自己干”意识,主动承揽内部业务,前7个月减少外委费用支出1162万元
■ 单朝玉
●该厂职工自己安装新井抽油机
国际油价持续低迷,油田深陷“严冬”,“过紧日子”成为油田单位的常态。如何减负,怎样开源?河南油田采油二厂眼睛向内,强化“自己的活自己干”“自己能干自己干”意识,积极承揽内部业务,减少外委支出。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减少外委费用支出1162万元。
政策激励 调动全员积极性
“采油厂扭亏为盈难度大与外委费用居高不下的矛盾并存,我们以压缩外委费用为切入点,充分挖掘内部潜力资源,让存量资源动起来,促进扭亏脱困目标的实现。”这是采油二厂领导班子达成的共识。
去年6月,该厂出台了内部业务承揽奖励暂行办法,明确申报、实施、验收程序和奖励标准,鼓励各单位挖掘内部潜力,在完成本职工作前提下,自己的活自己干,最大限度减少业务外委工作量,促进厂扭亏为盈目标的实现。
该厂利用大小会议和全员思想政治培训的机会,对政策宣传解读,引导全员“自己的活自己干”“自己能干自己干”,在全厂营造了内部业务积极承揽的良好氛围。
为激励单位和个人积极承揽内部业务,该厂加强对内部承揽业务考核,对业务承揽项目实行切块控制,做到日常工作定期奖励,特殊工作专项奖励,充分体现工作价值、体现多劳多得。
实施过程中,该厂注重督促指导,及时检查纠偏,建立业务承揽工作开展的长效机制,确保内部业务承揽必须符合HSSE要求及相关管理规定。
该厂通过内部业务承揽,去年下半年,节约外委支出1146万元,兑现奖励16.39万元;今年前7个月,节约外委支出1162多万元,兑现奖励14.76万元。
“通过正向激励,推进内部业务承揽工作更加广泛深入开展。”该厂有关领导深有感触地说,“目前,‘自己能干自己干’已成为基层单位和职工的自觉行为。”
八仙过海 自己能干自己干
“白天太热,我们趁这会儿稍微凉快点,自己动手干点急活。”8月18日20时,在新庄采油管理区新浅24-平3井井场上,正带领员工更换减速箱的采油运行一班班长段秀刚说。
在采油日常生产组织过程中,经常需要吊装小型设备、拉料卸料等,这些工作以前都是外委完成。为了节省外委费用,实现提质增效目标,该采管区决定自己动手来完成这部分特车工作任务。
该采管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安排有开自吊车资格证的段秀刚和曹文晓两人边学边干边摸索,他俩很快就成为了熟练工。7月份以来,他们利用自吊车完成了铺油管排、更换电机、转运减速箱等工作量85井次,节约外委运费8万多元。
“无论是拆装曲柄平衡块、还是更换驱动头,我们都能立足自身,在保证安全的同时,确保全天候保障生产,既提高了生产时率,又节约了外委费用支出,可以说是一举两得。”该采管区副经理杨宽说道。
在承揽内部业务方面,该厂基层单位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采管区主要承揽抽油机维修、注汽管线保温、更换减速器等项目,集输大队集中在管线堵漏、更换管线、清理容器等项目上,注汽工程部则在维修电气设备、机电设备等项目上发挥特长。
井楼采管区专门组织人员,自己的活自己干,在保障生产运行的同时,减少外委费用。1至7月份,完成抽油机二保811台,管线保温3341米,铺设临时电缆1800米、更换电机82台,机泵维修保养154台次、电力维修236项,调平衡110口,同时,多次完成新井投产管线保温、铺设油管排等突击任务,有力的保障了生产。1-7月份,自主承揽外委业务节约费用338.44万元。
集输大队7月份自主维修机泵43次,自主更换、维修管18次,更换设备闸门11次,维修电机、加热炉、制氮机等设备若干次,减少外委维修费用30余万元。
“跨界”承揽,千方百计找活干
8月9日,集输大队稠油联合站3号四项分离器液位调节阀失灵,不能正常调节水位,需及时维修。注汽工程部维检中心张兆先、张立得到消息,立即奔赴现场,对调节阀的电路、气源、电气转换器进行检查,校准调节阀,节约了外委修理费用。
注汽工程部维检中心在有计划完成日常检维修工作的同时,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承揽兄弟单位的部分检维修业务。今年以来,先后完成新庄采管区、集输大队等单位注水泵、增压泵、注聚泵加热炉联锁报警校验,柱塞泵维修8次,节约外委费用6万多元。
“在保证安全生产、符合财务等规定的前提下,基层各单位挖掘内部人力资源和富余劳动力,不断扩大承揽内部业务的范围。”该厂有关领导说道。
杨21226井实施“调剖+二氧化碳+化学剂驱”技术措施施工,现场配液工作过去一直由外部专业队伍承揽。注汽工程部获悉后,立即与厂相关科室和工艺研究所沟通,承揽了该井现场配液工作,节约外委费用3.43万元。
井楼采管区承揽了全厂登高车内部业务,节约外委业务费用9.8万元。
“目前,我们组织了外委业务反承包,承揽新井投产的管线保温、作业现场的完工清理等业务,最大限度地压缩外委费用,实现降本增效、增收增效。”该厂有关领导对承揽外委业务工作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