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4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立足用户满意 建设“精品工程”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敦白客专项目部从不起眼的细节着手,本着经久耐用、使用安全、方便用户后续维护的目的,用心用情用力念好品质工程经,受到业内专家赞誉。

  ■ 曹筱璐 郑传海

1.jpg

●8月13日,敦白客专万宝牵引变电所,变压器油枕安装就位。郑传海/摄

  在我国铁路四电集成工程建设几乎难以找到明显“瑕疵”的情况下,建设“精品工程”的着眼点应该锁定在哪儿用户才满意?

  近日,在中国铁建电气化局敦白客专电缆示范段和万宝牵引变电所召开的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敦白客专精品工程现场会,“裁判们”经过仔细品鉴之后,给出了满意的答案。

  穿行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敦白客专,是吉林省境内建设的第一条旅游铁路。在长白山境内,不但有天池、白桦林、红松林等独特的生态资源,还有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天难得一见的冰天雪地的美景。

  “敦白客专要建成精品工程,就是要围绕东北气候特点和生态特点做文章。”项目部咬定思路后,围绕“最美客专”建设目标,坚持“用精心、重精细、求精致、创精品”的敦白理念,指导“生态敦白、精品敦白、最美敦白”建设,致力于将敦白客专四电工程建设成为与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相融合的“品质工程”。

  参加敦白客专精品工程现场会的,除了沈阳局集团副总经理骆武伟同志,像沈阳局集团总工程师刘宁、副总工程师钟安德,以及该集团建设部、计统部、监督站、监理公司、和长吉铁路公司以及各指挥部、施工单位等百余人,几乎是青一色的业内专家。

  在骆武伟同志带领下,观摩组抵达中铁建电气化局电缆示范段现场,对示范段内电缆品字型固定方式、精美的布线工艺以及自主对光电缆物资进行二次检测的做法,在达标基础上,站在用户角度,从方便用户后续维护着手进行工艺改进升级的做法赞不绝口。

  在万宝牵引变电所,专家们对建设者们别具匠心地把长白山天池、美人松、白桦林和鲜族歌舞等富有长白山文化元素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搬”进防火墙和围墙,赋予了与旅游铁路和长白山生态环境相融合的灵性的做法充满兴致,“把景区的人文生态与现代铁路工程融合,使沿线的大型结构物富有情趣,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视觉美。”

  他们通过提前植入BIM技术对项目工程第一个细节进行规划,前移发现和规避存在问题的窗口,实现了从墙面到防火墙的美化,从休闲凉亭到每根线缆的走向布放,从每根立柱高度到朝向的定位,以及物料进场先后秩序和每个施工环节顺序等的“线缆零交叉、构件零碰撞、施工零差错”,确保一次到位、一次成优。

  在主变压器前,一位专家指着变压器周边颜色鲜亮、平整整齐的油池网格栅感慨:“这个设计好,在鹅卵石上面加隔板,用户接管之后,遇到冬天检修就再也不怕埋汰(脏污)、脚底打滑了。看上去事情很小,却真正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攻关创新,真的是很用心。”

  在智能装备展板前,设计单位代表仔细看了智能化接触网腕臂预配平台、智能化预配吊弦生产线以及支柱组立装备、智能化腕臂安装平台、接触网标定测量装置等智能化预配和机械化、智能化安装装备,慨叹:“现在,施工单位在智能化、数字化装备使用和小型装备研发应用上,已经走在了前面。”

  在入户电缆井前,一行人对一体化成型的白钢井盖、舒缓盘留入户的通信电缆工艺给予肯定,特别是优化线缆路径后,一对一直接入柜,防止老鼠进入咬坏线缆和被水浸泡带来风险的做法十分满意。

  在“邢远强创新工作室”成果展示区,最引人瞩目的是梯车作业防坠落装置和地脚螺栓封帽。他们研制的梯车作业防坠落装置,借助汽车安全带原理,通过滑轮和U型线卡、环形锁扣等部件,作业人员在上下梯车时如果突然坠落可以进行紧急制动,防止摔伤;由塑形多元合金和多层套封组合加工而成的地脚螺栓封帽,安装在接触网支柱和牵引变电设备立柱等基础螺栓上,不但达到密封、坚固、防盗、美观的效果,而且使地脚螺栓不受外界侵蚀,实现立柱在有效使用期内免予维护。

  面对领导和专家的好评,分别代表中国铁建电气化局和集团三公司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万靖、三公司董事长陈宪祖、三公司副总经理兼东北区域负责人周鹏林表示,“接受这次检验,更加坚定了我们带领企业站在用户角度不断探索如何建设精品工程、放心工程、满意工程”。

  据介绍,敦白客专是沈阳至佳木斯高铁的组成部分,也是吉林省第一条旅游铁路,全长111.4公里,全线设长白山、永庆、敦化南、敦化4座车站,建成通车后,将形成长春—吉林—敦化市—长白山北坡(二道白河镇)—长白山西坡(松江河镇)—四平—长春的环线高铁,从长春坐高铁到长白山仅需2小时。



  Ⅰ采访手记Ⅰ

  企业应该拼什么?

  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技术的日趋成熟,企业纷纷开始探索如何借助现场会、观摩会、研讨会等参与市场竞争,企业间的比拼也随之上升到品质经营层面。

  于是,“品质”便成了包括建筑行业在内的企业的普遍追求。

  没错,通过“品质”打磨,可以提升企业信誉度和市场占有率。

  在经营“品质”的时候,很多企业纷纷把做细“细节”、做优“细节”、做实“细节”,作为“品质”经营的立足点。应该说,这种选择是正确的。只是,少数企业把“细节”定位在“好看”上。

  事实上,仅仅追求“好看”是不够的,还要站在用户角度考虑,着眼于用户“好用”和方便,才能赢得用户的信赖。

  在8月13日的现场观摩会上,笔者作为外行,步步紧跟,生怕听错了一个字。要知道,在技术上,差之毫厘可能失之千里甚至适得其反。

  在送别第二波观摩专家时,一位精神矍铄的长者对同行的人员和项目部送行的人说:“电气化工程示范段和万宝牵引变电所从细节入手,把投标文件要求的很多地方进行了优化,把投标文件一些没有要求的地方进行了追加,优化和追加的共同点是针对使用中的安全和用户好用。这种做法值得肯定,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和需要的。回去之后,我们要把这些做法纳入招标文件,无论投标企业是几A或几B,你能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就请上。如果无法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哪怕你这家企业是A+也不行。”

  这段话引起笔者思考: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拼什么?工作细节抓什么?现场会究竟让人看什么?品质经营的立足点又是什么?

  毫无疑问,应该从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郑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