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2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杯酒之宜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程应峰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过“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之句。在古代,饮酒而得之于心者,是诗。

  诗为表象,实则“在乎山水之间也”。这正是中国酒文化的灵魂所系,精神所在。酒有阴阳文武之用,助诗兴,酝酿无数杰出诗人;壮胆略,造就许多盖世英雄。诗酒为伴,带来心灵的快慰,才会“把酒临风,其喜洋洋”。与酒为谋,徒增一腔豪气,才会有“曹操煮酒”,论说天下英雄。应该说,“诗人与酒”的幽雅情怀,“英雄与酒”的壮烈气概,皆有杯酒相宜的精妙之处。

  酒能宜人,亦能溺人。它可以让平素拘谨刻板的人,绽出笑脸;一向沉默寡言的人,议论风生。若开怀畅饮,便会将所有的忧愁烦恼置之脑后。然修养不深者,或狂笑,或嚎啕,或意气飞扬,或将蓄积与胸的秘密一吐为快,以故,在酒桌上,只有善治酒者,才会用酒而不为酒所用。

  由此看来,杯酒之宜,宜在人心。酒不能解忧,醉不能消愁,酒醒之后,相随而来的是“忧心如醒”,那是一份病酒的滋味。自古有“花看半开,酒饮微醺”一说,倘能如此,也就算是参悟出饮酒人生的真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