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1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从“烈日下”到 “黑夜里”的鏖战 ——江南工业集团高温施工水管改造纪实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赤日炎炎似火烧”,明代小说家施耐庵《水浒》里的这句诗,正可以用来描述7月18日江南工业集团能源动力中心动能车间施工当天的炎热天气。

  随着“三供一业”工作进入收尾阶段,江南工业集团能源动力中心动能车间陆续对以往生产区的供水管道与各个村、社区相连的生活供水连接点进行“切断、封堵”,确保生产区的用水需要。地处楠韶路的三分厂主供水管道优化改造,是进一步推进公司“节能降耗”的项目之一。

  该供水管道原有两条水管,一直处于十字交叉的“共用状态”,一条水管是居民社区生活用水,一条水管是三分厂生产工业用水。将两条水管的交汇处改道,让三分厂生产用水走全新的管道,是此次施工的目的。

  此前,在能源动力中心的精心布置下,各项手续报批到位,现场完成安全培训后,拉开了管道施工的序幕。作为中心的“先遣部队”,技术室负责对现场进行测绘、划线。技术员黄虎根据图纸所示,在路面标识了新管道需要安装的具体位置。生产室负责现场调度人员,安排施工队对埋水管的工作坑进行挖掘。该项目负责人陈秋平与楠竹山镇政府和雨湖区六中队交警进行了协调沟通,确保施工当天现场交通道路可控。

  水管停水后,一切准备就绪,布置新水管的施工正式打响。7月18日早上6点,动能车间的人员将长3.2米、直径为250毫米的新水管运到了现场。要将重达500公斤的无缝钢管(水管)放到2米多深的工作坑里,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动能车间主任刘志刚带着曹峰、刘辉武,运用撬棍一步步推着水管前行。动能车间吴涛、朱立波、吴国华在地面上拉着绳子,用力拖住水管,确保水管受控不摇晃。一上午时间,终于完成了水管放置的工作。

  “为了不耽误分厂生产进度,一定要在当天完成新水管的安装供水工作。”这时,能源动力中心主任再次下达了“作战”指令。动能车间趁热打铁,简单吃完午饭后,立即开展新水管的焊接工作。

  刘志刚把参与施工的12名员工分为南北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配备一个焊工、一个电工,对水管的两头同时开展焊接工作,以提高施工效率。焊工下到工作坑的指定位置后,对新水管的连接部位与厂区供水管道进行焊接。其间,焊光和浓烟产生的高温,让他们背上的工作服湿了干,干了湿,产生了形状各异的白色汗渍。与此同时,电工负责抽出工作坑里的余水,同时保障焊机的正常运转。其余人负责抬管、校正、配焊以及安全保障。

  各小组管道工、电焊工、电工、钳工等多工种人员,在泥泞、暴晒的环境中交叉作业,严格有序按照施工计划有序进行。当晚 8点15分,北边水管施工小组率先完成焊接工作任务;8点45分,南边施工小组也顺利完成焊接任务。晚上9点,管网准时开闸恢复供水。

  各施工小组施工进展的报告与恢复供水命令的相继传达,标志着施工任务圆满完成。抬头望天,“赤日”已变成了“皎月”,满身疲惫的施工人员们依然高兴地欢呼起来。经过大家的努力,优化改造后的供水管道将进入平稳节能的供水系统。

  该改造优化水管项目经过验证,10天的用水量与同期相比,从原先的1000吨下降到184吨,为节能减排工作贡献了一份力量。

  (陈星 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