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着全球经济,作为制造业大市的浙江温州亦深受影响。如何破局?记者从浙江省温州市经信局获悉,温州给出的答案是“越是寒冬里越需要修炼‘内功’,越是逆境下越应当自我提升。”眼下,一场“最美工厂”寻访活动正在该市徐徐展开。
温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鼓励并引导企业争当“最美工厂”是希望企业家们沉下心来,在经济低潮时修炼“内功”,从生产、创新、文化、环境等多方面提升竞争力,待到经济回暖时才能推动企业加速转型、厚积薄发,赢得更多的市场主动权。
在寻访“最美工厂”中厚积薄发
据介绍,温州寻访“最美工厂”将分行业、分区域、多角度树起标杆和模范,引导广大企业走进“最美工厂”、学习“最美”做法、争当“最美工厂”。
何为“最美”?在车间推广使用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企业文化润物无声、厂区环境整洁舒适……记者了解到,温州“最美工厂”计划每年寻访20家以上,经前期宣传发动、推荐申报,今年该市共57家企业申报参与。
寻访“最美工厂”,是温州企业互看互学、补齐短板的一次自我升级。疫情下,该市不少企业一度面临订单取消、销售低迷、库存增加、成本上升、招工困难等问题,生产经营受挫。但也有一些企业凭着“硬核”实力,成功实现突围。以瑞立集团为例,其因智能化水平高及产品优质,今年3月,在全国汽车产量同比下降44.5%的形势下,瑞立汽车零部件产量逆势同比上升22%。
温州市经信局方面表示,寻访“最美工厂”还是展示温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据介绍,近年来,温州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如正泰集团、森马服饰、华峰集团年产值超百亿元,4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11家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6家企业入选“雄鹰行动”培育企业,17家企业成为浙江省“隐形冠军”,7976家企业进入“专精特新”培育名单……通过展示“最美工厂”,可管中窥豹,透视温州经济的基本面。
专家授课辅导结合企业互看互学
温州“最美工厂”活动始于4月。4月,温州印发寻访“最美工厂”相关工作方案。截至目前,该市“最美工厂”寻访工作已完成宣传发动、推荐申报等准备工作,共计有57家企业申报,涵盖鞋业、眼镜、生物医药、汽摩配、阀门等行业领域。
温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最美工厂”寻访工作顺利推进,强化市县联动、部门协同、政企联手,该市已建立起三项机制,包括专家辅导机制、政企沟通机制和企业互学机制。
据介绍,该市组建专家辅导组,分批次奔赴参与的企业,围绕提升评价指标,帮助企业梳理短板,开展“一对一”上门辅导。目前,参与的企业均制定并上报提升方案,温州正联合相关专家逐家研究,提出改进意见,为企业量身打造提升路径。
今年下半年,温州将安排参与企业到先进地区、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如中银电池的“黑灯工厂”、方太集团的浙江省级文明食堂等,并组织2-3场寻访交流沙龙,帮助企业之间加强交流,探讨提升过程的共性问题。此外,还将收集国内外优秀案例,定期分享。
日前,该市“最美工厂”寻访启动仪式暨首场辅导会举行,标志着寻访工作正式进入实质性“攻坚”阶段。据介绍,“最美工厂”寻访工作主要按照3个时间节点推进。(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