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9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力戒形式主义要把握好“四个度”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刘中才

  不久前,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选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此书精心摘选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对如何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精辟论述,对于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筑牢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政治根基,指出了明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要求各地区党政机关全力整治文山会海,着力解决过度留痕,严查干部懒政怠政。这一文件的出台,既有利于降低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压力,也有益于党政主要领导轻装上阵。经过一年的基层减负行动,各地区各部门在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上取得明显成效。

  然而,形式主义久病成疾,具有顽固性、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稍有松懈极易出现反弹回潮。如何防治形式主义,从根本上切实解决形式主义,是摆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面前的一道难题。形式主义的产生是对问题认识不足而长期积累的结果,解决形式主义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可任其横生蔓延,要在循序渐进中重点把握好“四个度”。

  一、把握痕迹管理的量度

  在形式主义表现出的几个突出方面中,“留痕管理”是最为普遍的现象之一。检查过多过频,是造成过度留痕的主要原因。为迎合上级部门开展的专项检查,多地区经常把“留痕管理”作为头等大事。以痕迹为中心,形成了学习笔记照抄照搬、学习效果有名无实、学用结合严重脱节的恶性循环,这不仅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抄写笔记中身心俱疲,而且会产生极大的抵触心理,既弱化工作热情,又影响工作效率,可谓是百害而无一利。

  如何解决痕迹问题,重点要把握好痕迹管理的量度。一方面,检查组要转变唯量可取的错误观念,在“痕迹”查验中应抓住“三点”。即围绕核心查重点、突出主业聚焦点、针对问题找难点。同时,要纠正检查中的本位主义思想,严控检查频次,严禁盲目性无限度检查。另一方面,各级部门要转变对学习笔记留痕问题认识,既要防止为应付检查而出现通篇抄写的“极左”思想,又要杜绝只听不记、不着笔墨的“极右”方式。

  二、平衡文件材料的限度

  在众多形式主义问题中,上报材料多、文件签批多、层层转发多是始终绕不开的话题。频繁上报材料容易使文字工作者闭门造车,敷衍塞责。过度签批文件会造成各级领导干部沉浸在“文海”里无法抽身。层层转发文件导致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来回“踢皮球”。文件材料多的症结主要源于四个方面的认识偏差。一是习惯于用文件材料代替问题落实,二是以文件布置任务反向凸显工作的重要性,三是把文件材料视为检验工作效果的标准和依据,四是上级发文下级办理,相互之间转嫁责任。这些长期演化而成的工作方式,加深了机关人员对文件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形成了一切用文件说话的惯性思维。

  切实改进文风,减少文件数量,重点要把握三个“限定”。首先要定性,即限定拟制文件材料的必要性。对于可发可不发的文件材料,坚决不发,以减少文件的输出量,降低文字工作者负荷。其次要定质,即限定文件材料的知悉范围。对与解决事项毫不相干的职能机构,坚决不予转发,以便减轻不必要的工作负担。最后要定量,即限定文件材料的内容和篇幅。概括来说就是言简意赅、精准扼要,总体上要做到内容精炼、表述凝练、字数简练。

  三、掌控会议召开的频度

  以召开会议代替工作落实在职能部门之间屡见不鲜,由此带来的会议频度高、上会议题多、会风不严谨,是造成会议效率低下、问题议而不决、参会人员懒散懈怠的主要根源,也是形式主义的集中高发地。会议召开频度高的原因,一是部分领导干部思想观念僵化,官本位主义压身,惯于以开会形式集中座谈;二是部门之间责任缺失,主要责任人担当意识不强;三是干部队伍能力不足,对以会议解决问题有较强的依赖性。此三方面,使工作会议流于形式,制造出一种“不开会就不能解决问题、不开会就缺少点什么”的不良会风。

  会议频度高、时间长,不仅使参会者疲于应付,而且因为意见缺乏统一,主要领导面对多向度建议时难以直接作出决策,致使解决问题瞻前顾后,影响执行效果。如何转变会风,从根本上消除会议过多带来的形式主义,要重点从三个方面掌控好会议的频度。一是在精简会议数量上下功夫。对于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能以电话、邮件、信息传达等方式解决的问题,严禁上会讨论。确有必要召开的会议需建立会前报批审核制度,狠压会议数量。二是在把控会议规格范围上出实招。精准把握会议性质,明确参会规格范围,剔除无关紧要的参会人员,压实责任,让参会人员产生敬畏之心。三是在简化会议流程上求实效。力戒铺垫性的会议流程,着力做好“三直一不”,即直奔主题、直接发言、直说重点、不念稿子,从根源上切除会议过频、流程繁琐的病根。同时又要谨防开会就是形式的思维定势,确保开会频度适量,会议高效务实,会风会纪严谨。

  四、找准实践调研的尺度

  实践调研存在的形式主义,主要包括两种极端。一是各部门为完成调研任务盲目下基层。因对调研问题认识不清、方向不明,调研过程经常走马观花,打无准备之仗,由是形成的调研报告空洞无物。二是官僚主义积习难改,缺乏对实践调研重要性的认识,排斥调研,拒绝调研,此在各级职能部门中尤为明显。

  避免对实践调研认识的两种错误倾向,有的放矢找准实践调研的尺度,是解决调研华而不实的重要准则。调研的目的在于深刻把握问题的实质,通过追本溯源,在实践中剖析疑难杂症,从而聚焦重点精准施策。此中的尺度要做到“三多”。一是调研之前多统筹,需要调研什么,当前面临的难点有哪些,要通盘把握,综合考量,形成调研目标。二是调研之中多思考。调研的初衷与实际情况是否契合,问题的难度同现实的关联度是否偏离走向,要在调研过程中分析研判,修正调研路径。三是调研之后多总结。在总结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充分运用调研成果指导实践,既是调研之目的,也是调研之本质。

  总体来说,破除形式主义是加强作风建设,纠正“四风”问题的前站,也是改变党风政风的题中应有之义。把根治形式主义、严防新形式主义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牢抓实,避免形式主义反弹回潮,是实现基层减负目标的关键。(作者单位:湖北省粮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