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4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一个300多年的品牌,怎么做到“百年基业”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梁小平

1.jpg

2.jpg

  活到老,学到老。我们都喜欢学习,同仁堂,从最初的同仁堂药室,到现在的同仁堂集团,一个300多年历史的品牌,能做到“百年基业”,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

  我们从同仁堂的品牌故事中,可以找到学习的答案!

  “御医”

  清朝时,相传少年康熙,不知道得到什么怪病,全身红疹,奇痒无比,连宫中的御医都束手无策。

  在宫中,康熙心情抑郁,偷偷溜出来逛街。在逛街时,看到一家小药铺,觉得自己的怪病宫中无法治好,便走进去让郎中看,郎中只开了便宜的大黄,叮嘱康熙泡水沐浴就可以转好。

  康熙大喜,拿着药回宫如法沐浴,不出三日,怪病就全消失了。

  为了感谢这位郎中,康熙送给郎中一座大药堂,亲自起名提笔写了牌匾“同仁堂”,并配上八个大字“同修仁德,济世养生”。

  相当于皇帝赋了了同仁堂一个名号:“御医”。同仁堂的品牌名字也呼之即出,也有了一个很好的品牌故事来源。

  “御药”

  大家觉得故事讲到这,已经是很有趣,但是为了加强故事“正统”,同仁堂还有一个故事。

  古代,皇宫里饮食很讲究,都是特供、御用。当时,太医院里有一位“温大人”, 经他手调配熬制、送给各宫小主的皆是“同仁堂出品”。

  同仁堂的药正式被宫廷作为御用始于1723年(雍正元年)。雍正皇帝钦定由同仁堂供奉御药房需用药料,代制宫内所需各种中成药,称为“承办官药”,又叫“供奉御药”。

  事实上,从雍正初年开始,一直到宣统皇帝退位,同仁堂一直享有供奉御药的特权,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8代皇帝,总计独办官药188年。

  仁心

  如果同仁堂只为“皇家”服务,就没有今日的同仁堂了!在记录同仁堂发展历史的书《国宝同仁堂》里有一个小故事。

  冬日里的一天,一位老菜农穿着满是补丁的破棉袄,颤颤巍巍地来到同仁堂。同仁堂有规矩,只要是顾客,不论贫富,都得笑脸相迎,因此对这位老农热情招呼着。老农想给患风湿的老伴买虎骨酒,但钱不够。老板听清原委后立即给他拿了一瓶,不取分文。

  没过几天,一位戴着獭皮帽、穿着狐皮袍的顾客来买药,明摆着是朝廷官员,跟老板也很熟悉。收药银的时候,伙计吓了一跳,经老板过目的账单,竟比平时高出一截。

  事后,老板对伙计说,同仁堂要让穷人买得起药,有时还得施舍,如果赔着本做好事,就做不长久。万一咱们倒了,更没人管穷人了。怎么办呢?那就让买参茸的富人多掏点儿。况且咱们卖给他们的药,确实上乘、地道、纯洁,货好价高也算合理,并没有坑害他们。

  信条

  同仁堂的精神训条,一直让同仁堂做好药。

  在今天在同仁堂的各处门店中,都在显眼处供奉着这样一副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这副对联是同仁堂第二代传人乐凤鸣在其编撰的《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中留下的训条,同仁堂之所以能享誉数百年,秘诀之一就是对这副对联古训所作出承诺的坚守和传承。

  要基业长青就要做到两条:第一真材实料,第二对得起良心。想办成一个持续永恒的事业:就得有理念,并且要把这种理念变成信仰。中国人需要的,首先是好东西,而不仅仅是便宜的东西。

  学习

  (1)基础

  讲品牌故事,是为了打造品牌,而打造品牌的原则,也就是第一条原则,就是基础性工作——打造好产品,让好产品更旺销。做产品要真材实料,还要有信仰。

  (2)初心

  牢记初心,方得始终。打造品牌的信仰,也就是初心,为客户创造价值,包括我们讲的品牌故事,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一切都等于零。

  同仁堂也出现过偏差初心的事件——假蜂蜜。大家知道,电商搞活动,参加聚划算、双十一等等时,一下子销量太大了,产品的供应链自然弄不过来,就出现了“假蜂蜜”问题,导致对同仁堂出现了信仰的动摇,还好,同仁堂及时回归初心。

  (3)链接

  一、品牌名来源与心智资源链接,当故事讲完,品牌名就与皇帝吃的药连在一起。在人们的观念里,皇帝吃的药,那肯定是好药。同仁堂做的药,自然信得过。

  二、故事核心与心智资源链接,很多人讲故事,讲得也挺好,可是与打造品牌无关,品牌核心与心智资源链接也无关。

  同仁堂讲的故事核心,是历史的故事,大家对历史上认知“御医”与“御药”,都是挺信赖的,那是古代,皇帝将天下名医都集到皇宫,为自己服务。

  三、打造品牌最佳方法,就是讲故事,与历史心智认知资源链接,“皇帝”,所以同仁堂要买贵一点。

  讲到这里,我们不要关注这个品牌是不是同仁堂,要关注的是一个300多年历史的品牌,怎么做到“百年基业”。其实,没有那么复杂的,就是坚守一颗初心讲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