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育宏
我们公司要向一家大型客户提案,希望他们采购我们自行研发、委外制造的零件。
我和业务员小张准备了一份详尽的公司简报,其中包括我们如何和代工厂配合,以降低产能不足、交期延迟的风险。就在简报进行到这部分时,客户询问:
关于产品供应链,你们有没有什么分散风险的做法?
显然客户表达了他的疑虑,然而我和小张并未充分意识到,反而继续强调我们如何加强与代工厂的合作,试图要说服客户接受这个方案。
我心里知道,一定有哪里出了问题,但是因为没有先做足准备,只好任由简报继续进行。果然,在那一次简报过后客户回绝提案,只是客气地表示会再评估。
我上网查询了这家客户的公开信息,赫然发现提案失败的原因。原来他们为了避免交期延迟的风险,早已陆续在另一个市场开辟生产线,同时也要求合作厂商同步转移供应链,或者提出逐步转移的计划。
我们因为太熟悉公司简报的“制式内容”了,以至于在简报过程只专注在自己要说的,反而忽略听众需要的。
这是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案例,它时常警惕着我:向企业提案简报最具挑战之处,在于听众可能来自不同部门、不同职位,当然也会有不同的考量和观点。千万不要以为制作精美的公司简介,可以一体适用在全部客户身上。
当我们提到简报应该做足准备时,我想最关键的并不是用字遣词、话术技巧,也不是多加几页照片、图表。最核心、最重要的功课,其实是把焦点从自己身上移开,放到听众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