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气田家园文化建设综述
安全生产39年、连续三届红旗班组,坐落于“西部鞋都”的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永川作业区丹7井中心站,诠释了简单事情重复做,是专家;重复事情认真做,是赢家理念。
丹凤场气田从长兴组、茅口组、嘉陵江组等气藏获工业气流,延伸须家河组重新认识再突破,秉承“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诠释“家”文化引领发展的“魂”,凝聚员工心智“根”的理念,涓涓细流积淀温馨和美、追求卓越家园文化愿景,实现红旗飘扬气田的夙愿。
“旺”家 用心寻梦
“丹7井见证了我成长。”“井站首张名片”解说员陈作名深有体会地回忆:“刚让我讲解的时候,很空洞,时间久了,渐渐发现对站内管线、阀门都有了感情,一种如数家珍之感油然而生。”
23年工龄的何顺东明白不断“强体”是扎根中心站的根本。通过日积月累的摸索,每口生产井的产水规律完全印刻在他的脑海。
“‘眼到、手到、心到’让员工超越自我,‘健体’的同时更‘强心’。”站长汪海彬一语道破“天机”。
39年的实践与探索,营造出爱站、爱岗、爱“家人”的氛围,员工的潜力得到挖掘,碰撞出“团结和谐、相互尊重、心情舒畅”的火花。
“兴”家 “两怪”筑梦
中心站有“两怪”:站长当“保姆”、班员“牛”脾气。
“咱站长怪得很,不发号施令,就想当‘保姆’。”四十出头的何山指着煮饭的前站长袁拥军说。2012年春节前,他们主动放弃和家人团聚机会,与同伴挑起了守井任务。袁站长总是主动承担活动井口针型阀的担子。“吃干粮”、“睡车上”的举动缓解了重庆市永川、璧山地区供气紧张局面。
“见红旗就扛、扛了不想放、脏活干在先、突击冲在前”是员工“牛”脾气的写照。
2009年8月16日10时,宁静的井站把当班员工彭雪军吓出一身冷汗。听到异常随手抓起工具就往增压机房跑,与游兴龙用半小时找到增压机“犯病”原因,惯用“眼看、耳听、鼻闻、手摸”的四诊法撑起了增压机长周期运转……
“和”家 丹凤圆梦
“共帮、和睦、温馨”是中心站的代言。新调入的余东阳感叹到。
2018年8月,在岗员工廖云杰妻子即将生产令他心急如焚,站上员工主动代班,让他安心回家照顾妻子……11月3日,全站员工为即将退休的周师傅别出心裁地自制爱心寿桃的一幕,让周师傅眼眶湿润……
“美家园、育人才、创未来”,气矿HSE副总监钟国春凝练出中心站家园文化的内涵。
(李传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