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四川广旺能源集团对唐家河矿新安装11642综采工作面投产验收。一声开机令下,三机配套设施徐徐开启,各部件衔接正常、运行正常,三站配置和运输系统合理;各项安全生产指标满足相关规定要求,经严格检查考核,验收组同意该矿11642综采工作面正式投入生产。至此,该矿宣告1113、11841、11642等三个综采队、三个综掘队生产布局全面完成,矿井进入全机械化开采时代。
近年来,广旺集团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落实科技兴企基本思路,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有效服务于公司的安全、生产和经营工作,成为企业扭亏脱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
●石洞沟煤业信息化安全调度指挥中心
制度引领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广旺集团对原来的科技系列管理制度和办法进行了认真疏理,修改完善了《科技工作管理办法》《技术创新工作考核办法》《“四新”项目推广管理办法》和《专(兼)职专业技术研究所工作》等七个管理制度和办法,将资金、项目、考核、奖惩的重点放在与现场生产安全的结合和促进各单位减人提效、降低劳动强度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上,使之更切合公司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更能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更有利于企业扭亏脱困和改革发展。
创新平台持续丰富。通过不断完善省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广旺集团设立各专(兼)职技术研究所7个、技师工作室5个、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在技术理论、现场实践两方面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
创新人才不断培育。通过科研项目、科技攻关课题、对外交流合作、技师工作室、技能比武大赛等,广旺集团培养储备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公司现有工程技术人员302人,其中高级职称62人、中级职称116人。对优秀科技人才在评优评先、晋职晋级、职称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给予倾斜;改两年一度的科技成果表彰制度为一年一评审,一年一表彰,为企业创造财富,实现自我价值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管理为基 推动科技项目实施
广旺集团实行项目负责人制,明确科技项目承担方的责、权、利。技术中心和各专(兼)职专业技术研究所加强了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指导,同时每季度对各单位的重点科技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拖延、未实施的项目进行调整,对完成情况进行通报,保证了项目实施的进度和质量。
注重项目的验收,提高其质量。项目验收严格按照“完成一个验收一个,集中兑现”的原则,项目完成后,由项目承担单位向集团公司提出验收申请,技术中心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验收,在验收过程中,严把质量关,采用现场考察的方法,对验收所需的资料、指标等进行一一审查,对未达到规定指标要求的项目坚决不予通过验收。
两年来,广旺集团按不低于营业收入的3%提取科技基金,共计提取4733万元,共使用科技基金4296万元,其中科技项目投入3297万元,技术改造项目投入514万元。
激励带动 提升科技成果产出
广旺集团坚持每年及时评审表彰奖励一次科技成果、专利、论文。两年来,该公司共拿出99.34万元专项资金,表彰奖励科技成果31项、专利69项、论文138篇。百万元的专项奖励,带来科技成果硕果满枝。
在科技成果方面,2017年—2018年公司为第一完成单位共申报四川省科技进奖6项,共获省二等奖3项,作为非第一完成单位与外单位合作申报两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广元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在专利成果方面,两年来集团公司共有55项专利被受理,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1项;共22项专利获得授权,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在论文数量方面,两年共发表论文29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2篇,省级刊物发表27篇,交流论文5篇,论文获奖9篇。
增效为本 促进企业扭亏脱困
综合机械化开采水平不断提高,所属矿井人均产量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广旺集团2016年人均产量460吨、2017年476吨、2018年540吨,人均产量2017年、2018年分别比上年增长3.48%、13.45%。
科技减人科技降本效果显著。唐家河矿在31648工作面实施了破碎顶板倾斜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工作面月单产由5100吨提高到15700余吨,大幅提高了劳动效率。赵家坝矿在+555m、+340m水平主提升上部车场推广使用了道内循环绳式推车机推车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340m水平、+115m水平上部车场各减少定员3人,年节约人工成本26万元。代池坝矿在31342工作面机巷实施大倾角煤层综采柔模沿空留巷成套技术、石洞沟煤矿在32322采面机巷实施的急倾斜三软厚煤层沿空留巷围岩加固技术研究,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多回收煤炭12.185万吨。电力分公司开展煤矸石发电厂输煤、泵房自动化控制达到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项目完成后共计减员8人,年节资50余万元。机制分公司开展井用矿车轮对轴整体一次冷压装配关键技术,生产效率提高5倍多,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减少了轮对转配中轴承损伤率,保证了矿车的使用寿命。代池坝选煤厂稳步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开展“旋流器预分选结构优化”研究,使设备生产能力提高12%,分选精度提高0.5%,年均增收500万元。(戚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