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过紧日子,才有好日子”。寻常百姓居家过日子如此,企业管理和运转亦如此。2020年,中国兵器北重集团领导提出:“正值公司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公司领导要带头过‘紧日子’,把钱花在刀刃上,把更多‘真金白银’投入到高质量发展和生产经营工作上来,让更多员工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领导的话听之会心、用心、暖心,激励着全体干部职工紧紧围绕过“紧日子”的要求,精打细算,努力过好“紧日子”。
绷紧“思想弦”,棋先一着满盘活
“棋先一着满盘活”。公司绷紧“思想弦”,把好思想“总开关”,当务之急就是要形成过“紧日子”的深刻共识,把过“紧日子”的思想扎根于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灵魂深处。大家都想过“好日子”,但“好日子”等不来更盼不来,只有“干”出来。
公司经过四年多的深化改革,虽然实现了扭亏,但还没有脱困,唯有把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贯穿始终,继续砥砺奋进,员工的“日子”才有奔头。
公司上下树立了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勤俭办企,强化费用预算的刚性执行,紧盯预算边界,严控一般性管理费用和非生产性费用支出,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各个环节,都要厉行节约、杜绝铺张浪费,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生产、能力急需上,积少成多、久久为功,为公司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
扎紧“篱笆墙”,在“降”“减”“压”上做文章
降本是减法,给公司发展带来成本优势;增效是加法,给公司提升效率、增加效益。如何做好降本增效,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是摆在公司发展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2020年,北重集团把成本管控作为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牢固树立“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加大成本管控力度,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物资集中采购制度,降低采购成本。公司将持续推进降本节支,紧盯外委外协、采购、生产、销售等成本控制关键点,持续强化重点成本项目管控,做好成本费用率指标分解、监控工作。有效推进节能管理工作,加大重点耗能单位的指导和监督,多措并举降本增效。
能源管理是北重集团节能降耗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全面梳理2019年能源管理工作的基础上,2020年,公司将持续提升能源管理上台阶,全力完成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上升不超过5%的考核指标。大力提升各单位用能水平,对高耗能设备和工序等加强定额的制定和管理,降低主要耗能设备单耗指标,加大重点能耗设备管理力度,细化能源管控手段和方式,持续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精益能源管控能力。
“两金”压控和降低带息负债关乎到公司改革发展的成败,北重集团按照“减存量、控增量”的要求,多措并举盘活沉淀资金,坚守“两金”占用底线,加快建立公司军品价格体系,推动军品科研目标价格管理,完成军品定价成本工作标准制定,实现公司军品价格的规范管理。充分借助国家去杠杆政策机遇,细化筹融资方案,严控带息负债规模。
运用“新标准”,把钱用在“刀刃上”
过“紧日子”是要求,过好“紧日子”是目的。既要当“铁公鸡”,不该花的钱一毛不拔,也要打好“铁算盘”,该花的钱不仅要花好,更要花在“刀刃上”。
2019年,北重集团强化科技引领,运用新标准,让创新主体动起来,科技创新的脉动处处可见:公司全年累计投入科技资金3.33亿元,15个民品项目和44个工艺及技术基础项目稳步推进,专利申请101件,DH360高端模具钢、无人驾驶车等一批重点科研项目取得新突破。
“治大国如烹小鲜”,设备投入虽然数额庞大,但也要精打细算,确保公司该花的钱要花好。公司特钢事业部、北方股份公司均加大对设备等重点领域的投入:特钢事业部在106车间18线新建了电渣生产线,新增加了2台气氛保护恒熔速电渣炉并于近日热调试成功,至此公司拥有7台电渣炉。
北重集团特钢事业部设备部部长郭运来介绍道:“电渣生产线建成后,可解决军民品抢线问题,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具备生产高品质钢能力,实现特钢产品向石化超高压容器、高品质模具钢等方向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特钢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公司鼓励各事业部、子(分)公司、科研部门主动参与国内外各高校、研发机构承担的研发、开发项目,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化先机。公司对转让、引进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为公司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技术能力提升的团队和个人给予经济效益的5%-10%奖励。公司通过一次性专项奖励或项目提成等方式对主要贡献人及项目团队进行激励。在竞争中实现重大突破的,年度考核中对领导班子给予加分或专项奖励。
针对公司军品、重点民品、基础技术等领域制定针对性的科技创新激励办法,充分考虑产品研发、技术研究、科研能力建设等不同层级、不同岗位、不同时期参与人员的贡献,建立科技成果溯源奖励机制。
北重集团坚持激励约束并重的原则,以利润、全员劳动生产率、成本费用率等指标为重点,围绕效益改善建立目标责任与薪酬激励紧密挂钩的评价机制,按照“岗位与责任对等、收入与贡献挂钩”的要求,层层传递压力、逐级细化指标,实现经营效益稳增长、运营效率稳提升。
2020年,公司加大科技投入管控力度,科研投入比率初步预计要达到4%以上,自筹研发投入增长率要达到4%以上。立足公司当前及未来发展需要,聚焦公司主业,立足提升公司技术核心地位,有所为有所不为,严把科研项目立项关,确保科技投入产出效益。抓好重点科研项目完成。紧盯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围绕核心业务,加快推动重点科研项目进展,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为公司发展夯实基础。(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