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中国兵器江南工业集团公司1-20批10K产品在塞北某试验场三发三中,标志着江南集团今年产品交验首战告捷。随之,又传来了一系列交验成功的捷报。2020年,公司一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95.75%,完成年度预算的32.43%。其中实现军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7.9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94.08%。
为做好复工复产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决策和要求,江南集团公司上下迎“疫”而进,齐心协力履行强军首责,努力拼搏追赶生产进度。复工复产两个多月以来,基本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延阻,生产经营已达预期目标,交上了较为满意的“江南答卷”。

精心筹措,有备而战
1月28日起,公司通过董事会、专题会、总经理办公会、科研生产协调会等方式,提前布局谋划,细化复工复产、防疫防控保障具体措施,及时制定发布《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新冠肺炎应急处置预案》等文件,先后制定发布了8个调度令和6个通知文件,把工作措施细化到周、到日。
公司遵从“靠前排产、靠前协调、靠前保障”的生产组织原则,及时调整了年度自制零(部)件成套节点计划,做实“需求牵引”,指导各批次产品按计划节点有顺推进。
公司迅速反应,通过内外部协调,投入100多万元,及时采购重要防护物资,为按计划复工复产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员工口罩更换实现每天一换,其他防疫物资也都没有缺位。
公司在复工前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将防疫防控形势、方案、措施、要求等通过各个渠道向员工进行广泛宣贯,其中仅公司官微宣传就达120多条。通过宣传,广大员工充分了解了形势和任务,在复工前即心有责任,肩有担当。
精准复工,稳步而进
2月10日,公司启动复工复产工作,施行弹性工作制和值守工作制,到3月10日,实现全面复工复产。为了做到精准复工复产,公司认真盘点全厂各车间、科室、班组数量及员工人数,紧急制定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加强复工返岗人员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管控文件,及时做好复工返岗人员的信息摸排和审批手续,科学安排符合条件的员工有序返岗,安全上岗。
针对各配套厂的供货进度基本后延,公司积极主动地逐一与各配套厂确认各批次配套件的出产期,并将掌握的情况及时向上级机关和用户汇报,同时对年度成品出产计划进行了调整,并按调整计划强力推进。
同时,公司还组织开展了“让党旗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第一线高高飘扬”主题活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不误”劳动竞赛,在各单位组织成立了疫情防控青年生产突击队,有力地凝聚了力量,促进了生产任务的完成。
精诚履责,主动而为
自复工复产以来,公司领导增加了深入一线的频次,纷纷前往基层调研指导,慰问鼓励奋战在一线的员工,督促落实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协调指导科研生产管理的具体工作。
各二级单位管理人员积极落实公司的安排和要求,身先士卒,靠前推进,以确保任务按计划得以完成。为把时间争分夺秒地抢回来,广大员工鼓足干劲,一线涌现了不少“兵工故事”:数控加工分厂第四党支部决战系列产品机加任务,党员模范带头,攻克了一批关重件的加工难题。面对艰巨的任务,五分厂作为总装厂,创建了“两不误工作群”,即时安排协调,有效地推进生产进程。全国质量放心班组、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五分厂焊线班的23名“女汉子”,每天早来晚走,“钉”在岗位上。六分厂063车间通过6次试验,成功解决了某关键零件的工艺试制难题。
精确克难,迎刃而解
为了抓实抓细,有序有力地推进各类各品种任务的完成,公司通过每周科研生产协调会,日常生产安全质量专题会等方式协调解决具体问题,突破瓶颈和重点难点。持续跟进重点交办事项,当场解决各生产线存在的问题,研究并落实具体措施,明确分工和责任,实行闭环管理。
聚焦一些重点产品任务和难点问题,实行“一品一策”“一事一策”。某系列化的3个品种是科研转定型批产的第一年,需经历转产鉴定、首件鉴定、通关批生产等程序,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年内完成交付,风险极大。为确保将该系列化批产风险降到最低,公司成立了生产保障组织机构,研究制定了转产鉴定的生产方案,设定了首件鉴定目录,并制定了采取严格按集团公司科研转生产规定的要求,加强科研转生产过程对接管理等九项控制措施。针对外购配套件供应风险,采取了建立规范有序的采购管理机制,对关重配套件建立供需双方高层信息互通机制,对高风险配套件,采取点对点对接、专人蹲守、强化复验、二方审核等九项措施。
精准制导的举措,有力地扫除了生产经营中的拦路虎,使公司的复工复产在奋起直追中实现了迎头赶上。(刘可亮 陈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