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7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北重集团: 变革管控模式,让废旧刀具“活”起来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北重集团刀具管理办法已经运行了66年,原有思维模式已跟不上数字化制造的浪潮。随着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司对工具管控模式进行了一场“变革”,为管理 “减压”,让废旧刀具物尽其用,重新“活”起来,焕发新生机。

  以“旧”换“新”再利用

  北重集团防务事业部23个车间的各类工具从采购、入库、保管、收发、修磨以及报废回收都是由工具管理中心进行管理的,各工具室坚持“以旧换新”制度,把报废的刀具进行修复再利用,以提高刀具利用率。

  近几年,被机械加工行业广泛使用的硬质合金铣刀所加工的零件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但因其是整体硬质合金材料,在铣刀崩刃后大多直接做报废处理,致使刀具消耗成本居高不下。要想节约采购资金,就要在刀具上“做好文章”。

  工具管理中心积极寻找具备刀具修磨能力的厂家,从废旧合金铣刀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两支φ20合金铣刀进行了重新修磨涂层。经试用,重新修模涂层的合金铣刀性能基本与新采购的刀具不相上下,完全能够满足加工需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线操作人员在使用整体硬质合金铣刀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底齿损伤、侧刃损伤、侧刃崩裂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工具管理中心提出,首先对出现损伤的刀具做好分类,再选择性的对其进行修磨。

  从事刀具管理工作20多年的李师傅向记者介绍到:“比如底齿损伤的铣刀,利用现有线切割机将断裂较严重部分进行了切除,重新修磨底齿及切削侧刃,使加工表面质量更好,提升一定的切削效率。对侧刃损伤或崩刃的铣刀,利用五轴数控工具磨刀具修磨机将切削刃整体修磨,将原φ20铣刀修磨到φ19.7,刀具的有效长度不变,经过修磨,检测尺寸合格后的刀具再发往涂层厂家进行钝化及表面涂层处理,可以进一步提升刀具的耐用性。”

  变革采购模式打破“不可能”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公司管理中,严控刀具消耗作为降本增效的发力点之一,如何物尽其用,打破“不可能”,变革采购管控模式,是公司一直思考的问题。

  各类刀、量、夹辅具的供应直接关系到生产任务的完成,北重集团防务事业部率先试水,物资保障部积极开展刀具集中采购工作,工具备件室人员长期跟踪刀具使用情况,与技术部门、机加车间协调配合,优选适合的刀具。将以往采购渠道多、代理层次底、采购批量小等代理商进行了淘汰,数控刀具集采量逐年大幅上升。根据“统谈分签”原则实施刀具集中采购后,减少了比价采购过程中必须进行的询价、报价环节,直接从刀具生产厂家向终端用户发货。

  通过近几年数控刀具集采,物资部门积极引导各需求单位树立刀具集采意识,品牌集中度进一步聚焦,刀具集采数量逐年提升。同时,关注重点车间工具消耗,将部分专用刀具改为能够满足加工要求的标准通用机夹刀具替代,引进新材质、新工艺刀具大幅度增加车间加工效率,降低刀具消耗成本,首先在防务事业部602车间使用整体硬质合金材质滚齿刀替代高速钢滚齿刀,效果显著。据统计,公司国产刀具份额由2017年的5.5%提升至2019的16.5%,降低刀具采购成本约152.5万元。

  “开源节流”兼施强化废旧物资管理

  北重集团把别人眼里看来废旧的物资再利用、再“上岗”,精打细算过日子,进一步强化废旧物资管理,开源节流,管好每一种资源,用好每一分钱,不断提高工具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水平,将信息化管理融入刀具管理的全过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工具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经统计,一把φ20的铣刀价格在2000元左右, φ20的铣刀一年用量约是500把,仅此一个规格的铣刀就能节约采购成本近20万元。事业部所用整体硬质合金铣刀规格从φ3到φ30都有,每年消耗量在5000件以上,算一算这样的费用着实让人惊叹。如果一把铣刀可以刃磨约6-7次进行再利用,不仅变废为宝,还能节约大量采购资金。”

  防务事业部工具管理中心为提升一线操作者、工艺设计人员刀具知识,通过与厂家协商,邀请对方技能人员对公司闲置多年的五轴数控工具磨床进行了软件的修及硬件的调试。在近三个月的时间里,三名员工重点对旧铣刀的修磨、新参数设置方法、砂轮的修整及刀具参数测量等内容进行了全程学习,提高了相关人员使用水平。

  北重集团将加大硬质合金铣刀的使用及回收管控,从源头上对工具消耗进行把关,将废旧刀具进行创新再利用。据统计,2019年全年工具管理中心共修磨刀具30520把,节约金额 近500万元。2020年一季度共修磨刀具7359把,节约金额32万。

  (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