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5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杜甫酒诗中的 济世情怀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在唐代,说到以饮酒闻名的诗人,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集诗仙与酒仙于一身的李白。光芒万丈的李白集中了太多人的目光,让人们忽略了还有很多以诗酒著名的诗人,例如杜甫。在杜甫流传下来的1400多首诗中,有300多首诗与饮酒有关。

  杜甫的一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代皇帝,他的后半生见证了唐由盛转衰时期,又常年目睹了安史之乱带来的家园破败,百姓流离失所。杜甫在“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句中描摹了自我状态和生活处境.

  杜甫中年以后的饮酒诗,我们会处处感受到充满着忧时伤世、愁苦悲凉的情绪。杜甫一生的痛苦,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一壮志难酬报国心;二君主无为燃战火;三江山失守难民多;四穷愁衰病无清酒;五漂泊流离妻儿散。在杜甫的后半生里,愤懑、忧愁、痛苦、伤怀时时刻刻充盈在他的生活里。在这样的背景中,他每每悲苦不堪,只能靠饮酒作诗来宣泄内心的苦闷和忧伤。古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杜甫的饮酒诗是在他饮酒后和着泪水书写的愁苦岁月。

  《饮中八仙歌》其实描写的就是一个清醒客和八个醉酒人的的画面。诗酒对杜甫来说,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融进了他的生命里。他虽也有“斗酒新诗终日疏”的闲散清逸,但其更多的是“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的不知身在何方,不知归向何处的无奈和伤感。

  在杜甫看来“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酒已经成了他生命里一个不可或缺的事物。醉对一个负担了太多的人来说是一种幸福,虽然短暂,但却可以放下一切的责任和忧愁,一切的失落和委屈,一切的痛苦和哀伤。

  杜甫在酒中却始终无法醉下去,如: 酒尽沙头双玉瓶,众宾皆醉我独醒。(《醉歌行》)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叹庭前甘菊花》) 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春归》) 哀歌时自短,醉舞为谁醒。(《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既然无法醉去,那么必然走向醉的反面——醒。“醒”,在杜甫的酒诗里亦当占一个核心的地位,虽然字面上“醒”字出现得不多,但是,作为一种精神内核,却渗透在字里行间。

  杜甫是一个有情怀的人,是盛唐气象消弭之后唐文化呈现出的“杜甫精神”,且不说他青年时期裘马轻狂漫游时展现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骄傲和自信,生活更多赋予他“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辗转漂泊;“十年困长安,一朝仁心成”的穷愁踟蹰;漂泊西南时“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困顿潦倒。

  无论理想如何背离,无论生活如何残酷,杜甫永远以心系天下苍生为己任,践行着儒家的兼济天下的气魄和胸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消亡后,他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百姓身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何等的心胸,这是仁者的情怀。做一个有情怀的人,不为俗世所累,不为名利所驱,无论拥有怎样的人生经历,都不忘初心。

  (据中国酒业协会C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