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涛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近日,中办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再次释放了中央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营造实干氛围的信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上升,再叠加疫情影响,打赢“双赢仗”难度加大,需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落实。虽然在整治形式主义中,释放了基层干部抓落实的活力,但各种花样翻新的形式主义,仍然捆住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要增强治理的成效,还要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效应。
形式主义久治不绝,根子在上面。作为上级机关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指示、批示和中办通知精神中,要制定出台治理文山会海的硬办法,要加大统筹力度,安排部署工作借助视频会议召开到基层,套开贯彻落实会议和其他单项会议,消除层层召开会议、层层发文的现象,以一竿子插到底的办法,切实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让基层干部以更多的精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问题上。
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创新督查是关键。领导干部要以中央层面行动为示范,切实守住精文减会的硬杠杠,对下级发文开会情况实施动态监测,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时预警;探索运用“互联网+督查”的方式,把明查与暗访结合起来,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重大斗争中考察识别干部,在工作一线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鲜明用人导向,让有位者有位。对那些在落实上级决策上做表面文章,假作为的干部,要以发“点球”的方式进行通报批评,以动真碰硬的作风营造实干的氛围,压实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持续整治形式主义,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转变的。要把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纳入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是教育中,始终用党的创新理论滋润初心、引领使命,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及时发现、整改问题,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
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考,交上防疫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合格答卷,就要在着力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上做真功,让基层干部在践行初心使命中轻装上阵,攻坚克难、无私奉献,在常态化防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等主战场上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