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0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中国乡村治理的“江南一埠”模式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将新农村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合二为一,在浙江率先建成了集就业、培训、运营、仓储、物流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农村电商基地——“江南网商园”

2.jpg

●“江南一埠”发展模式引领乡村治理

1.jpg

●何德兴、黄惟善(左)两名治村导师共话村集体经济发展

  ■ 方令航 发自浙江金华

  浙中古县浦江,曾因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而闻名中外。而在“江南第一家”西面3公里处,新时代的石埠头村以企业化管理、专业化运营、法制化发展,其乡村治理的“江南一埠”模式吸引许多基层政府慕名前来取经学习。

  把握旧村改造契机,紧抓电商发展机遇。石埠头村将村民房产这一“沉睡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资本”,该村集体资产由2013年的10万元增长至如今的2亿元,村集体收入从零增长到30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从原来的5000元增长至3.5万元。

  “江南一埠”成新农村发展榜样

  走近石埠头村,村口“江南一埠”高大的牌坊赫然屹立。石埠头村曾是浦阳江上游的一个河埠码头,史称“浦阳江第一埠”,早在明朝时期就商贾云集。但近代随着水路交通衰落,石埠头村也陷入沉寂,村庄发展日渐落后。

  石埠头村也是浦江水晶加工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十几年前石埠头村依靠水晶加工创造财富,废水肆意横流,环境污染的同时违章建房也不断滋生……基层治理困扰着石埠头村的发展,难题摆在掌舵人黄惟善面前。2012年借势“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浦江江南新区开发建设启动,石埠头村按网商园规划、建设和配置,一栋栋披着红色外衣的小楼房拔地而起,471间新建排屋100兆宽带入户、无限WIFI网络服务全覆盖、公共区域治安监控全覆盖。“当时村委所有干部都反对建电商产业园,我组织去义乌考察学习他们也拒绝,认为有新房收租金就不错了,一个小村庄冒风险搞电商园不靠谱。”农房改造中剩下的“钉子户”,甚至拿着菜刀要砍人,但是黄书记坚持下来,力排众议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从2004年担任村支书,黄惟善就思考着怎样改变全村的面貌。要发展就要突破,隔壁的义乌之所以能够发展,就是抓住了小商品这个特色产业。

  “新楼房建起来如果没有产业进入,这么多房子就只能和普通民居一样出租,失地村民没有收入就没办法提高生活水平,强村必须富民。”瞄准电子商务这片蓝海,黄惟善说服村民,将新农村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合二为一,在浙江率先建成了集就业、培训、运营、仓储、物流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农村电商基地——“江南网商园”。近5年来石埠头村在党建、生态、文化、经济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上榜国家级法制文明村。

  如果说“江南第一家”是前人留下的传奇,那“江南一埠”模式就是今人闯出的新路:引进县内外网商创客,融入诗画文化增加新精神,开设多样化店铺,打造“线上线下体验化的创业平台,为村民提供可持续的物业收入”。石埠头村32层的高楼,4万平方米的电子商务集聚区,不仅是全县之最,也成了浙江新农村发展的一个标杆。

  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硬仗,突发新冠疫情之后,乡村振兴该往哪里去?近日,党的十九大代表、义乌市城西街道七一村党委书记何德兴,前往浦江县浦南街道石埠头村,与黄惟善共同探讨乡村振兴及电商发展的话题。

  “雁飞千里靠头雁”,何德兴和黄惟善都是金华市级治村导师、市人大代表,在各自的乡村治理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何德兴20多年为改变家乡面貌奔波忙碌,带领七一村从集体经济亏损1.86万元到总资产近8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3700元到48000元。村里550户农户有490户都住上了新房。七一村制定有一整套村民自治管理措施,村务决策让群众做主、管理靠群众参与、监督由群众实施。何德兴鼓励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参股发展集体经济,建设农业生态园实行年终分红,以村集体经济为主体投资建起综合市场、沿街店铺等项目,使村集体资产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黄惟善告诉记者:“我们主动寻标对标,多次到义乌学习参观,结合产业经济、集体增收、农村生活环境治理等找差距、补短板、学经验。” 疫情过后农村电商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年后石埠头村推出线上直播“电商微课堂”,“疫后电商如何规划和布局、抖音快手运营技术”等课程,受到学员热捧,3期线上课程吸引11200人听课。

  石埠头村大力发展“江南网商园”,以村里105亩拆迁安置小区为主,园区建筑总面积17.3万平方米,吸引服装、家纺、跨境及小商品网商、网货供货商、小型网货工厂等业主入驻。为了快速形成电子商务专业村氛围,石埠头采取优惠措施吸引县内外网商入驻经营。前三年培育期村集体对网商补贴租金650万元,在一系列政策的吸引优惠下,江南网商园2015年2月开园至今,吸引网商152家、面积40250平方米,120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600多位村民和谐相处,给石埠头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举成为浙江省五大淘宝村之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村里一些网商有了畏难心理。网商园追加投资50万元,聘请专业机构设计装修的直播室、网络教室已经竣工。黄惟善领着何德兴依次参观了室内外直播间、凤凰楼等项目。500多平方米的网商配套服务项目即将正式开放,何德兴对石埠头村从10万元到2个亿的跨越发展连声赞叹:“政府、社会资源给予村集体的发展机遇是外力,江南网商园实行企业化运作让石埠头村集体组织有了内生动力,这是可持续发展的。”他认为黄惟善是真正有奉献精神的人,眼光长远。

  实打实的投入和服务,让江南网商园入驻企业受到强烈震撼,菁华电商产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余爱高原来在义乌从事外贸生意,如今也安家创业在石埠头村,作为第三方机构为江南网商园提供网络培训、电商运营等专业服务。他告诉记者:“江南网商园新装修的直播配套场地及设施可以说领先全省,目前已经吸引了奈卡曼女装、纯享牛奶、君乐宝烘焙等品牌入驻,我们有信心扎根石埠头村,把握行业风口,进一步做大电商产业。”

  用治理企业方式管理村庄

  为走出村企联动治理新路子,浦江县于2015年开始创建“农村·两新党建融合体”,探索“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活动共办、事务共商”的机制,以党建融合带动村企融合。经过几年坚持运行,“村企一家”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石埠头就是其中的榜样村。

  受疫情影响石埠头村部分电商企业外地员工无法按时返回,部分村民也改变了外出务工的计划闲散在家。从2月21日开始,黄惟善组织60余人的复工小分队,摸排闲散劳力情况,做好开复工准备。“疫情期间酒店损失较大,黄书记经常来关心慰问,给我们加油鼓劲。”入驻石埠头村的开元曼居酒店总经理黄祎莉告诉记者。

  由于电商企业流动性较强,疫后石埠头村一度出现16套农户空置房。江南网商园党支部书记张燕燕采取“以商引商”模式,由入驻企业“1+1”传帮带、企对企做宣传,新引进电商企业8家,电商培训企业2家。黄惟善注重培养一批能带富、善治理的年轻人:村民黄飞英之前一直在县城做服装生意,2015年开始回村创业。当时家里的钱都花在建房子上了,江南网商园“网创贷”专项贷款解了她的燃眉之急。黄飞英的江南一埠土特产网店顺利发展,年网络销售额突破200万元。

  石埠头村团委书记张敏亮2015年开始做网商,在淘宝和阿里巴巴共有3家店,以本地浦江绗缝产品为特色,现在年销售额大概在200万。“个人好了还不够,我要求妇联主席、团委书记起到带头作用,带领更多小伙伴一起创新创业,大家同奔小康。”黄惟善告诉记者,农民最需要的是公正和公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自己的奋斗目标,未来石埠头村会更加美丽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