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兴东 评论员
近日,据新京报报道,记者卧底多个额温枪交易群发现,疫情期间有些不法商贩通过生产、销售三无额温枪牟利,甚至有人通过网络交易“空手套白狼”,一次诈骗数百万元。
“三无产品能洗白”,假额温枪打响真警报。马克思曾说过,“当资本来到人间,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肮脏的血”。由于疫情防控形势的需要,额温枪一时变得紧俏,价格也随之走高。这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受供求关系影响所产生的正常价格波动。但是由于不法商贩用三无产品扰乱市场、混淆视听、欺骗购买者,甚至空对空的搞倒卖,极大地损害了市场经济的公平性。从已经曝光的事例来看,这些不法分子利用的就是信息不对称,人们迫切需要额温枪的急切心理。媒体记者的卧底,恰提供了监督此类乱象的准确方向。
假额温枪扰乱市场,不仅谋财害命更影响大局。与一般的三无产品只图财不同,假额温枪直接影响的是防疫秩序,与人的生命健康权益直接相关。尤其在全球疫情形势愈发严峻的背景下,审视假额温枪的问题,警示我们对防疫物资的生产必须更加严格,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面临严峻的防疫战场,从源头上巩固防疫秩序,确保对外输出防疫物资的正面形象。
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优先,不代表责任可以松散。“三无产品能洗白”,假额温枪牟利等乱象,提醒我们要钉牢制度的藩篱,把监管的触角进一步延伸。疫情防控下,我们对一些满足防疫需求的企业降低了生产门槛,但打开大门让各方进入,不代表秩序可以混乱。这些企业在生产防疫物资时,要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作为监管者,也要更加侧重于对防疫物资质量的把关和审核。
重典可以治乱,再能钻空子的“三无额温枪”也遮不住人民群众的火眼金睛。期待相关方面展开打击假冒伪劣防疫物资的集中行动,让法律为市场护航,捍卫我们的防疫秩序,让人民的健康安全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