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13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四川盆地首个 “多波多分量+节点仪”混采项目鸣炮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4月6日零时八分,西南物探分公司物探255队2020年度四川盆地秋林区块三维地震勘探项目顺利鸣响采集第一炮,标志着四川盆地首个使用多波多分量采集技术和节点仪混合采集的大型三维勘探项目进入地震资料采集阶段。

  秋林区块三维项目由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部署,设计激发点52820个,接收点114445个,满覆盖面积750km2,主要地质任务为查清该地区地腹构造形态、圈闭规模、高点位置及断层展布格局。施工区域涉及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盐亭县,游仙区,遂宁市射洪县等市县的43个乡镇,麦冬、藤椒为当地主要经济作物,分布有涪江、凯江及众多水利工程。工区协调困难,障碍众多,岩性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面对协调困难,物探255队积极创新工作模式,首次提出以“四二一”模式开展协调沟通。工作中,物探队以县、乡、村、户为依托,与政府部门、公安机关建立双线联系机制,使用一系列创新宣传方式进行宣传,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宣传册等媒介及时向地方群众传递项目意义及作用,取得地方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效保障项目有序推进。

  工区分布有大量障碍物,为降低障碍区域对项目施工造成的干扰,工作人员运用高精度低空航拍技术和人工定位的方式,提前摸排、精准落实干扰源分布范围,结合测量、钻井、采集等工序的施工特点制定施工预案,使用“一图一单”干扰控制方式排除干扰。对城镇居民聚居区、经济作物种植区及其他障碍区域的激发炮井实施动态设计,优化观测系统,确保激发井位满足资料采集覆盖次数。

  项目施工时间紧、质量要求高,为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施工效率,物探255队在西南物探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首次大面积采用三分量检波器与节点仪检波器进行混采。其中,三分量检波器接收道为69624道,节点仪接收道为47898道,使用规模创物探行业最高纪录。为充分发挥设备优势,排列工序对员工开展全方位的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实际操作演练和严格考试确保每个人懂原理,会操作。同时按照“三级质量控制体系”的要求严格执行物探行业质量标准和规范,分批次开展员工岗前质量培训,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求员工在埋置三分量检波器和节点仪的过程中分别做到“准、直、紧、静”和“稳、准、紧”,确保项目生产质量达到最优。

  4月2日,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专家组对秋林三维项目扎实、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截至4月7日凌晨7时,项目共采集1156炮,无一废炮生产,采集质量优于设计要求。(王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