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8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疫情 与餐饮卫生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薛鹏

  “病从口入”不是诳言。遵从古训,加之洁癖,在外就餐必要寻开水烫碗洗筷,无开水也要用冷水冲涮一番,总觉得放心些。如吃面,则用沸腾面汤消毒食具,有时遭人白眼,仍坚持。

  冬天,在广东海陵岛度假避寒,旅行社搞的,传统型一桌十人,菜嘛,不好不坏,时咸时淡;饭嘛,时冷时热,时硬时软,反正饿不着你,让你无话可说。但恼火的是,碗筷常有脏物残存,幸好我们自带了吃饭家伙,吃前烫,吃后洗,不计麻烦,倒也干净。只是仍有别人的筷子在菜盘里频繁搅动,带去多少唾液,不得而知,为了不亏待肚子,只有睁只眼闭只眼,快点吃了离开了事。

  滑稽的是,有两口子用面前的空盘装满菜肴,以为他们这样分开吃,是怕沾食别人口水,谁知他们照样与其余八人争食桌上各菜,待到所剩无几时,再细细打扫自己盘子里先前的备货。有一次,某旅行社在三圣乡农家乐推荐游玩线路,午饭时刚坐桌边,一妇女打个喷嚏,震天价响,唾沫四溅,吓得我们起身离去,自费在外面小店吃牛肉面。返回时,那桌人还吃得正欢,无事发生一样。现在想来,如那妇女有“新冠”,全桌人甚至全屋人都要拉去隔离了。

  感慨一个现象,某集体活动进餐,不但不用公筷,还边吃边高谈阔论,饭前无话可说,此时却是相见恨晚,万语千言涌嘴边,说得唾沫横飞,溅入菜碟,然后又随转盘旋到别人面前,被食之……

  有对比,我们所住的乡间别墅叫“幸福公社”,有一免费食堂“雨花斋”,业主和打工者、过路人,愿者都可入内就餐。墙挂孔圣人像,人皆排队添饭舀菜,井然有序。围坐八仙老桌,感恩天赐五谷,吃得文明礼貌,绝无嚼食的“吧唧”之声,食堂美女举“食无语”标牌作温馨提示,全场鸦雀无声,吃得津津有味,心满意足(人不语,岂有飞沫之灾?)末了,用桌上开水洗净碗中残渣,一饮而尽。然后,洗碗,归还,离去。不但饱了肚子,更有受精神洗礼的感觉。

  我真想邀请聚餐时“相见恨晚”“高谈阔论”的朋友,吃一回“雨花斋”……

  去国外旅行,在网上订机票、订民居,自由行。不了解那里卫生状况,更是带碗带筷、带锅带勺,有时还带上小电饭煲,自己买食材在房间烹食(民居允许),既不染病又省钱。听说有人把客房里的电水壶煮脏物,我们便自备了水壶烧水泡茶,放心。虽然常常是行李沉重乘飞机,累得“哼哧哼哧”的,却毫无“悔改”之意。

  劳累不负有心人,多年这样折腾,真也见效,常下馆子,遍游四海,却从无因吃染病之事发生。

  尝到甜头,自然要提倡推广卫生进餐理念和方式。春节前某团体聚餐,桌友大都同意我的使用公筷建议,有两人嘀咕了几句也未反对,开始筷子换去换来不太习惯,有点麻烦,酒过三巡,也就利索地公筷起来,吃出了欢声笑语,你一言我一语说,为了健康,以后AA制都要操用公筷。不吃别人口水,哪个不乐意?其实,观念支配行动,习惯成自然,使用公筷岂能不会?又不是老年痴呆!

  我想,疫情过后,我再坚持公筷制或分餐制,大约不再有人说我矫情,或用看外星人的眼神看我了。身旁吃饭的人哪个有病,有什么病,你说得清?还是让公筷为我们护健康、保性命吧!

  吃喝要讲卫生、守规矩。谁也不想被“雷神”“火神”收了去,呼吸机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