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7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华为人资管理的“细”与“刚”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在我看来,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概括为两个字:细致入微的“细”、横平竖直的“刚”。

1.jpg

  ■ 刘世东

  作为民营企业的代表,华为从1987年创立之初只有三名员工,发展到现在全球拥有几十万员工,显然已成为中国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记得我们公司以前在进行文化建设时,总想把华为的狼性文化借鉴过来在公司建立一支狼性团队。所以,作为公司文化建设总负责人,我也仔细地阅读过华为的文化内容、人资管理体系,在网络上关注过华为的人资状况。在我看来,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概括为两个字:细致入微的“细”、横平竖直的“刚”。

  先说“细”:细节决定成败

  军旅出身的任老板对部队管理可谓是深入骨髓。在部队中,从操场上的花盆、墙架上的牙刷,到报纸摆放的顺序……都细致入微,体现一个整齐。

  在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我们处处能看到诸如什么是任职资格、什么是职业发展通道,还有许多其他小企业都认为是常识性的、不会放在制度中的理论性的东西,华为都清晰地解释在了其管理体系中。这是因为,老板的想法就是企业一切的根源,要想认识就要从概念上去认识。而人的认识不一样,但统一认识就会趋向一致。所以只有从细节上认识,才会去解读老板的精神,体会其要点。

  再说“刚”:刚性管理出执行力

  有人说,进入华为公司就像是进入一所学校,又像是进入一支部队的营区。他们的培训划分,就像是部队的军营划分,培训他们爱国,奉献等类似的爱企业、奉献、忧患、执行等的洗脑式培训。

  1.培训的“刚”。客户才是一切。华为所有的培训,都以客户为中心展开。

  无论是什么人什么职位,都要接受产品技术培训,从通讯原理开始,直到工厂参观。光让新人知道技术还不成,还要知道客户在想什么。

  培训3个月后,华为会把新人派到“用户服务”前线去,和用户服务工程师一起干。至少干上3个月,才能调回总部。

  进入二营,内容转为市场和客户服务,观看胶片和VCD,一遍一遍地听老师介绍,私下彼此辅助交流,最终被放到客户服务展厅去,向客户讲产品,后面还会根据不同的岗位接受不同的考验。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新人几乎一年内“白吃白喝”,就是学习。华为光这一项培训投入花费就很可观。但这一步工作帮助华为的新人“洗脑”,也因此出现了被子文化、加班文化等。

  2.执行压力的“刚”。华为强调“竞争”和“忧患意识”,其人资管理非常强硬和激进。其内部刊物《管理优化报》上的标题,大都是攻击性的:“我们能够丢什么?”、“核武器的按钮能随便按吗?”等等,其家长式管理非常明显。

  任老板曾写过一封标题为《要快乐地度过充满困难的一生》的信,因为华为的很多员工都很忧郁、焦虑。末尾淘汰要求大家要做一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的“钢豌豆”。很多人都不断地在压力下坚持、爆发。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强大的执行力,让华为亮遍中华,走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