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6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疫情下纾困小微企业刻不容缓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卜珍和

  疫情影响下,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当其冲。据统计,小微企业的就业人数占比超过我国总就业人口的30%,GDP贡献率同样超过30%,年销售额不超过500万元的小规模纳税人,占现有增值税纳税人的80%以上。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小微企业在增加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占有重要位置。因此,疫情下纾困小微企业刻不容缓。那么,怎样纾困小微企业?方法主要有:

  一是金融舒困。小微企业中的餐饮、旅游、零售等服务行业对现金流需求量巨大,疫情下营收无望,但仍要承担店铺租金、员工工资、设备折损等固定成本。一旦现金流断裂,就会出现倒闭风险。通过金融服务获得融资,成为维系小微企业生存的一根稻草。面对疫情,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等金融机构可以采用无接触式的数字化金融服务,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提供全线上化的数字金融服务,大幅简化融资审批流程、缩短业务时间,为小微企业纾解急迫的资金需求,在疫情中贡献了独特力量。对部分复工复产小微企业面临的资金困难问题,财政部门可以用贴息的办法,加大对重点保障企业专项贷款存贷财政贴息的支持。

  二是政策舒困。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人员的主力军,是增加国家税收的重要渠道来源,也是这次疫情受影响比较大的群体,在困难时期理应享受国家政策扶持和帮助。对月销售收入1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增值税纳税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出台税费减免政策,疫源区和重灾区可直接出台免征增值税政策;此外,还可以出台其他针对疫情防控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出台三项社保费阶段性减免等税费支持政策。为了使出台的政策能够落地,税务网站应设置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专栏,12366纳税服务热线应设置小微企业专席,办税服务大厅还应设立咨询台和导税服务。政策舒困落实情况还应纳入有关部门绩效考评体系,加强督查督办,压实他们的责任。

  三是服务纾困。疫情下,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除了用金融舒困和政策舒困外,还应该用服务纾困。一方面,政府应放宽疫情防控期间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标准,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和职业补贴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对疫情防控期间一些小微企业在停工期、恢复期开展线下或者线上培训的,给予一定的补贴;还有,对于复工复产的小微企业办税缴费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主要涉税事项大头应实行网上办理,发票多数可采用“非接触式”方式领取。对于个别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小微企业纳税申报,允许小微企业按照规定补办延期申报手续并同时办理纳税申报,税务部门应该不加收税款滞纳金、不给予行政处罚、不认定为非正常户、不调整纳税信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