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09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华东周刊专访崇文教育集团总校长 俞国娣:每临大事需静心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2.png

●崇文教育集团总校长俞国娣  徐青青/摄

1.png

●这样的情景就如春天,一定会到来。 徐青青/摄

  【编者按】武汉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几乎打乱了包括杭州在内的所有受疫情影响地区中小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在杭州,全部中小学校因此将开学时间一再延迟,至今没有具体时间。在这个非常时期,学校应该怎么办?家长应该怎么办?孩子应该怎么办?带着一系列问题,2月23日,华东周刊记者专访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杭州市“十佳”中小学校长,杭州市崇文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俞国娣。

  ■ 马晓才 徐青青/文

  华东周刊:俞校长您好,今年的武汉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几乎打乱了所有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与此同时,“网络教学”成了中小学校教育的应对之策。但是,与许多中小学校不同的是,崇文教育集团明确提出所属各校区不做网课直播,网上家校联动尽量不涉及新教材知识。我们了解到,在开学之初,崇文教育集团也录制了一周的网课,准备进行网课教学,但最终决定放弃。请问为什么要做出这个与众不同的决定?

  俞国娣:首先,崇文并不反对“停课不停学”,更不是反对运用互联网来拓展教育内涵,只是对这一政策我们有自己的理解。1月29号,教育部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意见。我认为,人民日报2月11日的一篇文章对这一政策的解读和提出的警示是正确的。

  这篇文章的标题叫《莫把“停课不停学”的好经念歪》,它列举了一些地方曲解“停课不停学”的内涵,背离政策的初衷,把好经念歪的现象和结果;并明确提出了“不停学”究竟该“学”什么的课题。

  文章认为,应以身心健康为核心,倡导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科学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等,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锻炼、自主劳动、自主探究,实现更有价值的自主成长;要避免“停课不停学”形式化、简单化。

  党报的这些观点,和我们崇文一贯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育目标十分契合。今年的开学仪式,我们就是在网络上举行的。我在开学讲话中谈到了请家长要引导孩子思考几个问题:“长大做一个怎样的人?”“现在应该做什么?”我们应该用哲学思维的视角,去观察当今发生的一切,去解读各种新闻消息,去培养自己应该具备的大爱小德、责任担当!

  我觉得,当下这个非常时期,是对孩子进行这种引导的最佳和极具意义的契机,能够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我在讲话里还希望孩子们在延期开学的时间里做7件事:

  一、养成一个好习惯——卫生习惯。我们经历过诺如病毒、流感的考验,今天又经历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煎熬,我们一定要痛定思痛,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做一顿饭。可简可繁,可中可西,可热可冷,让自己一个人在家能活下去。

  三、承担一件家务。父母要上班了,工作特别繁忙、还要一整天戴口罩在办公场所。我们要分担一件家务活。

  四、安排一整天作息。要学会安排闲暇时间。按作息时间表,自我管理,自主学习。1~6年级,要求各不相同,请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

  五、读一本书。坚持天天有计划地读书,随便浏览相结合。

  六、每天出一身汗。坚持锻炼,居家锻炼,创意锻炼。

  七、确保一切安全。无论饮食,无论电火,有危险的事不要做。

  我认为,我们的教育,本质上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种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遍及社会分工的每一个层面,这就需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在自己的成长空间里演绎精彩。我很赞同一句话:教育不是流水线,孩子不是标准件。但一段时间以来,分数至上、升学率为王的错误教育政绩观流行甚广,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

  坦率地讲,之所以会出现“停课不停学”的好经被念歪的种种现象,我认为是包括教育界在内的一些人士,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教育本质和教育目标还存在错误的认识;把教育狭义地理解为课本教育,把学习与课本知识的获取简单地画上等号。

  有一句话叫“每临大事有静气”,我改了一下,叫“每临大事需静心”。只有静下心来,才能理性地思考;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具备坚守教育真谛、不跟风的定力;才能真正地创新教育模式。

  我一直倡导做真教育、大教育。作为一名教育一线的实践者,我们要面对自己的学生和家长。在如何进行网络教学?如何引导家长做好孩子居家学习时的指导与监督等问题上,也都必须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做出行之有效的方案。

  总之,我们崇文提倡的生命教育、尊重自然的环境教育、责任与担当、规则意识的教育、“三观”教育的内容,体现的是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最好的教材的理念。

  我认为:教师、家长、社会都要有一份对教育的坚守、对儿童成长的守望!我希望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校长,都要有应对紧急事件处事不惊的定力。

  华东周刊:您刚刚解答了崇文教育集团不做网课直播,网上家校联动尽量少涉及新教材知识的原因。接下来,我们想了解的是,1.这段时间里,崇文教育集团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育,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具体做了哪些事情,为什么要这样做,想达到怎样的目的,从这几天的网络实践课教学情况来看,效果如何?2.学生家长对崇文教育集团的这种做法是否理解和支持?3.正式开学以后,崇文教育集团会做哪些调整去修补这段时间的教学?4.新学期开学还没有具体日期,如果按照现在的做法,会不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周期,比如到了暑假时段,正常的课程学习还没有完成。如果真的发生了这种情况,崇文教育集团将如何应对?

  俞国娣:从1月29日开始,学校的“居家自主学习”“家庭教育干预”指导小组开始工作,以应对疫情防控时期教育教学方式的变化,将各项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老师坚持“停课不停教”,从“海燕翱翔”网络视频课堂、“一对一”师生连线个辅、“宅家生活指导”“班级活动创新”等几个方面,落实特殊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海燕翱翔”网络课堂采用“新班级教育”的主题式、项目化学习为基本模式,一周一主题,坚持五育并举,体现课程的融合,学习的综合。如一年级的“手的故事”,二年级的“时间的故事”,五年级“图知疫情”等,都将当前防疫宅家的生活内容与教材相结合,体现学习的真实性、综合性、趣味性。在这样的主题式项目化学习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第一周“海燕翱翔”网络课堂采用晚上7:00~8:00直播的方式,老师带着、家长陪着一起借助网络展开学习,适应学习方式,让学习活动更有温度。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对于网络学习的技术可能不是很熟练,第一阶段就让家长帮着孩子解决网络技术的问题,让老师带着学生做好一日作息时间安排和自我管理安排。放到晚上,目的是避开白天钉钉平台的高峰期。第二周2月19号开始,孩子们网络学习的技能和水平得到了提高,一日作息安排合理化了,我们就采用了提供课程资源包供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课程内容既有跟课本相关的知识,又有涉及生命健康、生活技能、科技前沿、人文艺术等拓展性知识。这样,既能更好地服务陆续复工的家长,减轻家长的负担,又体现了自主学习从扶到放的过程。无论是学习的时间、内容、方式,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更大了,每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生活情况、阅读锻炼计划、特长训练要求,建立每一个学生彰显个性的作息时间表,做到一生一表。

  每天下午2:00~4:30是带有独特“崇文”味的“一对一”个别辅导时间。我们坚持全面成长指导为方向,以班级为组织细胞,由班主任全面统筹,年级组长整体规划,教师全员参与的个性化辅导形式。通过电话沟通、视频连线等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等特点,具体交流以疫情时期的身体情况、情绪状态、自我管理、学习评价和个人卫生防疫指导为基本内容,进行不同主题的指导与互动,给予个别化的辅导和建议。老师们在关心学生生活、学习的同时,更教会他们如何爱自己、爱家人、爱阅读、爱运动、爱生活。对于每个孩子来说,一对一辅导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但对他的帮助和引领是意义非凡的。因为通过这样的辅导,孩子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给予的关注和关怀,明白了特殊时期如何保护自己,关注社会,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展示自己的收获与成长,并一天天根据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生活,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并且,这是一种独立交往模式。学生要学会和老师就真实的话题进行交流和沟通,与平时课堂上的回答问题、讨论问题相比,他是独立的交流,不受同伴意见的干扰,没有模仿性和依赖性。当然,家长要配合,不要太好奇孩子在和老师说什么、想方设法去“监听”。放手让孩子和老师聊天,我们追求孩子“会谈天、有天谈”。

  为了让孩子的居家生活丰富而又生动,居家时光多样而又精彩,让居家学习的劣势变为优势,我们重视学生宅家生活的指导,提出每天坚持四个30分钟:运动两个30分钟,家务劳动30分钟,阅读30分钟,鼓励孩子“每天练出一身汗”“学习做一道菜”,引导家长“上好家政课”,让积极的生活态度关照学生的成长。除了一对一辅导、班级借助网络创新活动形式,学校公众号还每天发布“超长假期阅读篇”“超长假期实验篇”“超长假期运动篇”“超长假期劳动篇”“超长假期心理辅导篇”“宅家生活展示篇”,起到宣传、指导、展示、交流、评价的作用。

  为了让以上工作体现“崇文品质”,真正体现新班级教育的“让小班更小”,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学校各工作小组都设计了有效的保障机制。如所有提供给学生的微课资源,都实施三审制度,在集团学科备课总负责人指导下,团队集体备课,所有教学设计、学习素材、视频资源都要经过学科组长、年级组长和教导处三级审核,确保课程资源科学、规范。同学们会发现,每一节直播课、录播课的首页都有一个备课团队,而这些备课团队已经对每一节课都经过反复修改、反复录制。环节的安排、课件的呈现、重点的突破、作业的设计、评价的使用,甚至哪里要用一个感叹词,哪里需要停顿几秒钟,都反复讨论。崇文教师信仰中“崇尚与同伴携手共进”,在这段时间,我们天天开“两会”:为了提高一对一辅导的人文性与有效性,为每一个学生实施个性化的精准辅导,全体老师每天上午9:00~9:30召开班级教导会议、9:30~10:00召开年级教导会议。“班级教导会”是班级的所有任课老师沟通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年级教导会”是研究本年级的学生的教育共性和课程推进。我们用“两会”反馈前一天个辅情况,讨论今天个辅措施,分享个辅案例,做好个辅教师之间的无缝对接。

  从实施情况来看,课程内容,教学的方式受到了普遍欢迎,学生喜爱,家长满意。家长们普遍认为学校能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回归教育的本质,以学生为本,能替家长考虑,抓住了家校协同教育的契机。

  目前,还没有接到正式开学的具体通知,自主学习指导小组组织两校的教导处、教研组、学科组,均以两周为单位推进阶段性学习设计,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进行整合、重组,非常有序。两校区教导处也对各学科新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进行了调研,制定了开学后作息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专题活动调整的预案,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基础上,落实教学工作,应该不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周期。如果真的到了暑假时段,正常的课程学习还没有完成,我们一定会根据上级的要求和我们崇文师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措施来补足课程,包括缩短暑假时间。其实换个角度想,大不了就是把寒假和暑假的时长换个序。寒假两个月、暑假一个月。

  华东周刊:记得上一次您在接受杭商传媒专访时,曾经强调崇文教育集团不把课本变成学生的世界,要把世界变成学生的教材。现在也许是父母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最多的时候,孩子现在日夜面对的“世界”便是父母。针对这个特殊的时期,您对孩子的父母亲有什么建议?

  俞国娣:首先要好好地利用当下的现实生活教材,用自己的“三观”引导孩子的“三观”。有一句话这样说:“你是怎样的,孩子就是怎样,孩子是怎样的,未来就是怎样。”首先,我们家长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能洞明世事。今天孩子宅在家里,我们有足够多的时间和孩子交流。今天的疫情面前,各种现象是极为生动的好教材。我们要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对孩子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我和家长们说,今天足不出户、宅家带娃,就是“谈天说地”的好时机!作为家长要有天谈,会谈天。今天引导孩子正“三观”,不再空洞、不会无力。钟南山爷爷、李兰娟奶奶、陈薇少将、乔杰院士的名字和事迹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了。他们平时工作在实验室、研究院,他们的名字只是出现在书本和杂志报纸上,仿佛很远。而今天,他们用专业的知识稳定我们的心、守护我们的身。他们离我们很近!

  家长们可以跟孩子聊:知识就是力量。

  学习知识,敬畏知识。一直教导孩子要好好学习,今天院士挺身而出的抗“疫”,就是一个极具震撼力的铁的事实!眼前满屏的白衣战士的正能量,他们的视死如归为我们筑起了一道道防线!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是我们的家长、我们的邻居,在医院守护我们日常健康的所有医生、护士。

  家长们可以跟孩子聊:责任与担当的问题。

  对职业的敬畏、对职业的崇敬,敬业精神从小开始。职业生涯规划的启蒙教育。现在各行各业的所作所为,我们尽收眼底,无论哪一个职业都彰显它的意义和价值!我们看到了社会上的爱心企业和热心个人,都纷纷自发进地行捐款、捐物资,进行了一场爱心接力赛,支持一线的医护人员。

  家长们可以跟孩子聊:“公益”“慈善”,不能道德绑架的深层问题。

  这个话题,我是很愿意和孩子们深入交流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与人为善是一种道德、一种文明。

  我们看到了一场又一场的新闻发布会,看到了湖北、武汉前后任领导处置疫情时的画风变化,再比对一下浙江、杭州的防疫工作,这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实时教材!

  还有,看到了小区门口测体温、发口罩的社区工作者,我们是不是可以讨论:劳动不分贵贱,每一份工作都是那么的令人感动。还有,我们有这样的邻居:他们从疫区归来,自觉报告、自觉隔离。门口贴着封条、装着报警器,他们毫无怨言、不恐惧、不抱怨,还在微信群里报平安请大家放心。当然,也有孩子们自己,不能出门、不能上运动场,好动爱动是孩子们的本性,但是此时不吵不闹,因为知道灾难面前人人平等,不分大人小孩,孩子需要刹那间的长大与懂事。

  家长们还可以和孩子们聊规则意识,与人为善,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

  这对孩子来说,很需要!平时所谓的熊孩子,最主要的就是缺这个价值观,现在正好锻炼一下、强化一下!

  另一方面,这个时候家长希望家长朋友们给孩子上好家政课!隆重推出劳动教育的家庭版,做菜做饭,洗衣服务搞卫生。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做菜,是很有成就感的事。让孩子品尝到自己做的饭菜,感受到自己的劳动给家人带去了快乐,晒一个朋友圈得到无数的点赞,这些都让孩子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幸福,劳动教育的内涵极为丰富:低年龄的孩子动手能力开发脑功能、开发智力,高年级的孩子倡导劳动的坚持性锻炼意志力,不仅仅是心血来潮、图个新鲜,而是一种责任与担当,为父母分担家务。还有,劳动中会有很多创造性,如使用洗衣机洗衣服、晾晒衣服的过程中都有创造与探索,水温与洁净度、晾晒与褶皱的平整度等等,更不要说吸尘器啊、扫地狗啊等等,孩子在使用这些劳动工具的时候,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我特别倡导孩子们在家里做一些家务,劳动能培养品性和德性!

  再者,平时的特长这个时间可以让孩子好好长时间地练习基本功了!当然,读书不要忘记!一家人一起读书,这是一幅曼妙的图画,可以长期拥有!

  做孩子的榜样,不急不躁,不烦不忧。调整好心态,用积极阳光的态度面对这个重大的灾难,这就是积极的人生。“每一个父母都是孩子的老师,每一个父母都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

  华东周刊:这次疫情,意外地普及了“网络教学”,疫情对崇文教育集团教学和管理带来了哪些启示?疫情过后,崇文教育集团是否会进一步重视网络教学?

  俞国娣:网络教学,不是简单的上个网课。网课被吐槽,教育部也不停地出文件来澄清网课教学的内涵和目的。我真的在好好捉摸这个名字“互联网”。互联什么?我们用网络来互联,互联信息、互联感情、互联力量、互联知识。2015年,我们加入了“全球教育共同体”,开始了和全球各校之间的实质性互联。2017年,我在新加坡进修的时候,就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校园里参与由崇文数学组发起的一场全球连线教研。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互联。

  几年前教育界的“翻转课堂”,就是来自于“可汗学院”的教育模式。美国有一个初中女生,听不懂学校的课,就去请教在外地读大学的表哥可汗。可汗因陋就简地制作了相关的视频教学,用表妹听得懂的语言,通过短视频演示的形式,给表妹讲述相关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录制视频、供选择点播,就是遵循这样的原理:简短、形象,可暂停、可重复,可因人而异地开展学习。我们做了教材进度的调整,选择的教学内容尽量是比较独立的知识点,适合演示教学和讲授教学的内容。

  现在,有些学校的所谓网课直播,不过是把课堂教学生搬硬套地移到网上,将教室里的点名变成了网上的打卡,让不善于此道的老师成为18线主播,让各行各业的家长去替代老师做教学督导。这既没有实质上的创新意义,也不会有实际成效。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网课停留在我们国家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电视教学(如电大课程),并不具备有来有往、来往自如的互联网教学精髓。

  崇文提供的是“学习任务+资料包+反馈”的模式,根据反馈调整、跟进、给出新任务,开始新的学习循环。我们的学习模式,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如果仅有主动权,还是无法互动。所以我们增加了教师“一对一”的连线,这个互动是很有针对性的。但仍做不到学校教学时的即时互动。这个,目前看,技术是没问题的,用“计算机教室”的软件可以解决。但,疫情来得太突然了,灾难没有给我们提前量,我们还没有建好把家庭的电脑当成教室桌面的无边界网络教室。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跟进的工作。

  目前,利用网络办公已经大势所趋。但是,低年龄的教学,不可放弃、不可弱化面对面的教育。传统的学校还是会存在很长时间,网络教学也势在必行。并驾齐驱,不可偏废。

  说实话,这个疫情让我们宅家太久,我宅在家里想着学生,想入非非的事情也很多。Homeschool,在美国有很多孩子居家学习。我们可不可以?崇文是崇尚个别化教育、个性发展、实施“新班级教育”的学校,我看到了有些家庭可以、且也需要给孩子提供学校不具备的学习,我们可不可以提供“半日学校”、错时上学等。我是一个经常被提醒“你想多了”的校长,这些,现在不一定马上能做。但等有需要,“想多了”的校长会应对自如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