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 华东周刊

2019年12月30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孟杨:坚信声音的力量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以广播为基地,孟杨的路越走越宽,躁动不安的心终于踏实宁静。传媒行业的新老交替尤为明显,但多元化的职业发展之路却让这一丝不安全感在孟杨的心中荡然无存,这艘声音之船终于驶出了焦虑的风暴区。

  ■ 姚 兰 毛海若/文

1.jpg

  恰少年,一脚踏上绵软的地毯,脚下的红色一望无际,从眼前一直延伸到厚厚的隔音门门口,渲染铺天盖地的绚丽和堂皇。推开大门,迎接他的是一个神圣而充满奥秘的殿堂,遍布各种新奇却叫不出名字的设备——这是童年的孟杨来到广播电台的第一印象。

  而如今,杭州剧院里,1500人的剧场座无虚席,声音艺术之花粲然盛开在一座南方城市里。作为西湖之声电台“名家名篇朗诵会”这台文化演出五年来的总运营,隐身角落里的孟杨,内心终于落定。

  一个转身,推开FM105.4厚厚的隔音门,踏入广播间,遵从内心去表达自己,孟杨又走入了自己的声音世界,方寸之间,熠熠发光。

  ▲声而不凡

  孟杨说,杭州是他的福地,他和这里的一切高度契合。在浙传的前身——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他遇到了志趣相投的同学,得到了老师们的精心培养,自己在校园里也十分刻苦,不断精进自己的播音技巧。一切看上去那么自然而然,顺心如意。然而,他和杭州的相逢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

  古城长治,是孟杨出生之地。10岁那年,孟杨随父母来到省城太原,在那座俄式风格的少年宫里,他跟着做美术老师的父亲学起了绘画。但是过了半年,这个“不太开窍”的小画家,却被剧曲组的阎耀东老师一眼相中,开始学习绕口令和讲故事。

  小学五年级的孟杨,已经拿下“太原市故事大王”的称号,加入巡演团在全市小学轮流表演,巨大的操场上,给上千位同龄人讲故事,在抑扬顿挫间,隐隐约约地,这个在长治不会说长治话,在太原不会说太原话的少年,已经察觉到了自己在声音方面的某种天赋。

  天资聪颖又表现出色,学习讲故事的小孟杨渐渐开始被剧曲组老师推荐,或是去电视台为木偶剧配音,或是去电台做广播节目的嘉宾小主持或录制广播剧。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阶段,省市各家电台电视台,孟杨从陌生到熟悉,从诚惶诚恐到镇定自若。这,是他与广播电视最早的亲密接触。

  在经济不甚发达的80年代,中国城市大多显得破旧寂寥。然而,电台和电视台却是城市里最光鲜亮丽的所在。孟杨说,他第一次走进电视台的演播厅,犹如进入了一座奇幻的宫殿。软软的红地毯,厚厚的隔音门,完全叫不上名字的录音设备,一切都像蒙上了一层光环,熠熠生辉。第一次坐在话筒前,他紧张、新鲜、激动,而接下来多年不间断地在话筒前释放和展示带给他极大的快感,也为他略显单调的少年时光增添了一抹亮色。

  高中毕业后孟杨考入山西一所财经类高校读书。对于那段时光,孟杨这样表达:既快乐又不快乐。不快乐的是,他学着既不喜欢也不擅长的财会专业,高等数学、微积分、珠算让他觉得艰涩难懂;快乐的是,他成了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每天下午,当同学们到操场上打篮球,到食堂打饭的时候,他就在广播站里,诉说着青春的芳华。虽然稚嫩,但也惬意和快乐。

  19岁,省级广播电台的大门向孟杨短暂地打开了一下。

  那会儿,每到晚上8点到10点,一档精致温暖的文艺资讯类广播节目回响在山西城镇乡村的上空,孟杨的声音从收音机里传了出来。原来,在山西省大学校园广播比赛中,孟杨的节目拿了全省第二名,被选为预备主持进入山西广播电台。120分钟的直播时间被交到一个19岁的小伙子手里,孟杨受宠若惊又诚惶诚恐。这一刻,孟杨感觉触碰到了自己的梦想。

  半年之后,残酷的竞争机制淘汰了孟杨。他和近在咫尺的主持舞台擦肩而过。情绪低落后几经思考,孟杨感到他目前的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还远远不足以支撑他成为一名合格的广播主持人,他需要进入到更专业的学校去学习;人生一次,一定要听从内心的声音——不能浪费,绝不敷衍。

  孟杨毅然决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主动退学、二次高考,最终被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浙江传媒学院前身)播音主持专业录取。有了之前这段波折的经历,在大学校园的学习中,孟杨似乎比其他同学更加专注,几乎一天不落地早晚练声,上各种大课小课,和老师同学做业务交流。在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班级里的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同学们在寝室里夜谈的话题也经常是对播音业务的探讨。当然,孟杨还利用课余时间在杭州的省市广播电台见习实践。这个清瘦的青年在饥渴之后充分吸取着知识的营养,乐此不疲。

  在此刻,童年的光影明亮清晰,与青年的画面交相辉映,孟杨对职业方向更加明确和笃定,一个有爱的发声者,一个专业的广播人,毫不犹豫。而他所掌舵的这艘装备完整,化蝶重生的声音之船,即将扬帆起航,驶向远海。

  ▲声声有情

  就像技艺高超的马术师骑上心爱的骏马,纵横驰骋,来去自如,没有摄像机的束缚,自在放松地坐在话筒前,孟杨塑造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形象。凭借讲述一个个身边的故事,在话筒后面工作的他在日常生活里光凭声音就屡屡被忠实听众认出,孟杨这颗声音的种子终于在西湖之声电台的直播间里绚烂绽放。

  那是广播剧变的年代。告别了正襟危坐、激昂口号的战斗形态,告别了高高在上、遥不可及、阳春白雪的庄重形态。当改革开放春风起,思想解放浪潮生,中国广播行业随之进入了一个巨大的转型期,热线互动、有奖竞猜、流行音乐放送等新颖形式及内容的出现,一下子拉近了听众和广播的距离,广播节目逐渐走下高台,变得亲切。

  “声声有情,心心相印”,对于这句电台口号,不少杭州人乃至中国人都耳熟能详。成立于1992年的西湖之声电台,在彼时中国的“广播热”上,又添了一把火。彼时,互联网和移动通讯不甚发达,西湖之声的开播曾一度引起杭城随身听、收音机的脱销,“声声有情,心心相印”的电台呼号响彻杭城。

  作为全国城市广播改革转型的旗帜标杆,西湖之声是无数广播人心目中的神圣殿堂,也是孟杨坚定不移的第一选择。经过层层选拔面试,孟杨如愿走进FM105.4,成为这家赫赫有名的城市电台的一员。

  《城市猎手》,孟杨的第一个战场。这是一档反映社会负面信息的纪实报道节目,旨在揭露城市的暧昧甚至阴暗面。

  从莫干山路,到钱塘江边;从灵隐古刹,到大运河旁。孟杨集采编播三种角色于一身,骑着自行车,背着沉重的采访机游走于杭州的大街小巷,在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尖锐犀利的报道刺痛了幕后的既得利益者,收到自称来自火葬场的恐吓电话,类似这样的讽刺挖苦、威逼恐吓更是家常便饭。无数撕碎重写的稿件,烈日下挥汗如雨的骑行终将浇灌出动人的声音花束。

  接下来,和这家享誉全国的传奇电台一样,孟杨的人生也开始了一段传奇旅程。

  在一次广州考察期间,一档角色化扮演的粤语新闻演绎节目引起了孟杨的极大兴趣,获得灵感的孟杨当即与搭档联手,结合本地风土人情,将这种新兴的节目形态嫁接到了杭州本土的传媒土壤,一档杭城家喻户晓的广播节目《轧是轧非》就此诞生。

  “轧是轧非”是杭州方言,意为说三道四,家长里短。孟杨和搭档豆豆以丰富多彩的社会新闻为蓝本,在电台直播间还原新闻现场,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把民生新闻中一个个不同脸谱的市井人物给演活了。

  多年积累的语言功底和模仿天赋在这一刻得到彻底释放,普通话、杭州话、东北话、广州话,对于差异巨大的种种方言,孟杨信手拈来;老大爷、帅小伙儿、小姑娘,在不同的角色和声音状态之间,孟杨也能够灵活切换。

  当然,新锐的理念也在业界和同行间引起过争议。新闻能演吗?演了之后是不是就不够客观了呢?孟杨的回应是:《轧是轧非》攫取的都是社会新闻素材,有场景,有剧情,适当的演绎和夸张反而能够帮助听众更加清晰地理解新闻事件中的是非曲直。“退一

  步说,哪怕有争议,节目树立的角色化演绎新闻的新锐风格和对广播创新的积极探索是不可忽视的。”孟杨笃定地说。

  《轧是轧非》节目成功之后,孟杨又乘胜追击,和搭档陶乐一起创意设计了一档两个男生说笑话的广播节目《金手指乐翻天》,节目形态并不复杂,但孟杨的广播天分在这档节目里得到充分的释放。幽默诙谐、寓教于乐的节目风格成为许多杭州人下班路上不可缺少的声音大餐。孟杨说,这档节目最大的竞争力在于主持人把握幽默的分寸感,不过度不低俗。他多年的文化积累和媒体经验在这档平民化的广播娱乐节目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让这档节目始终充满着让人百听不厌的精致感。而这档节目从创立至今持续播出15年,也客观印证了听众对它经久不衰的喜爱。

  将冷冰冰、硬邦邦的新闻,以轻松幽默又不失哲理的方式呈现给大众是孟杨最擅长的事。从分寸感拿捏巧妙、风靡杭城十余年的笑话广播《金手指乐翻天》,到创立观点犀利、嬉笑怒骂的早间新闻评论节目《新闻八卦掌》,再到每天早晚高峰,上下班路上陪伴大家插科打诨的《城市加速度》,打通任督二脉的孟杨在广播的世界里更加如鱼得水,在各种类型的节目主持中游刃有余。杭州文广集团“首席主持人”“杭州十佳主持人”,很窄的一个领域,但在有限的空间里,一代代语言艺术家不断坚持努力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形成了这种独具东方韵味的艺术形态,在世界文艺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语言虽然是从人的嘴巴发出的,但它考验的是人的内心。有句话叫‘言为心声’,你的心诚不诚恳,听众是能从你的声音中感受到的。”孟杨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

  怎样把一个字念好,重音该怎么强调,一句话怎么讲才好听,一段台词怎么说才感人,面对声音大师几十年如一日雕琢自己的声音, 孟杨发现,这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匠人精神正是他所缺少的,他陷入沉思,“这些年,我是否还是太浮躁了?虽然不断拓展自己,但是依然缺少了一份专注和执着,在语言艺术领域上还可以做得更好。”

  深刻的自省让孟杨找回了初心,在未来的时光,孟杨对自己的期待不是做的更宽而是更深。关于语言艺术这件事,看似不起眼,看似很小众,但是做深做专了,还是大有可为。不论是做节目主持,还是做运营策划,抑或待人处事,孟杨变得像一片沉入杯底的茶叶,安静平和,又像一碗慢慢熬透的小米粥,温润养人。

  ▲声声不息

  坐在会客厅的沙发上,孟杨开心地打开手机,向笔者展示马拉松中签的信息。采访当天,他刚刚中签得到诸暨马拉松的参赛资格。近五年来,一周三次每次8公里的长跑是孟杨生活中的标配。卡路里的消耗和心肺能力的提升,让孟杨变得轻盈和健康,而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分泌,让他变得自信和快乐。

  孟杨亦酷爱阅读。这是他为自己开启的又一个精彩的世界,每天早早送儿子到学校,来到办公室时还空无一人,这是他阅读的黄金时间,饱览群书让这个中年男人不断为自己储备着新的知识和能量。

  当然,对声音的热爱如同对跑步及阅读的坚持,孟杨从未放弃,他要和别人分享声音的美好、语言的魅力。

  利用业余时间,孟杨不辞辛苦,为浙江工业大学的播音学子授业解惑,为新一代播音种子浇水施肥;参与各类诵读演讲比赛担任评委,在点评中分享自己对语言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发起公益活动“让我们一起朗读”,请喜欢语言艺术的杭州市民一起来朗读,分享生活中的快乐点滴;某一年,每个星期,他都抽出时间前往杨凌子学校为智力有缺陷的孩子们念童谣、讲故事,见到孩子脸上绽放出越来越多的笑容,他也收获了无限的喜悦;孟杨也会为各种途径慕名而来请教朗诵技巧的孩子们,耐心点拨个中要领,指点孩子们在语言表达领域获得成长。

  从前孟杨一路被声音大师们点拨教导,而今他身为人师,反过来为更多人指点声音艺术的方向,两段异维空间的时光碎片在这一刻交织,这种传承让他格外珍视。

  “这么多年,我还是很热爱声音艺术本身,我还能清晰地记得年少时用声音表达自己的那份喜悦,这就叫初心吧。”那一刻,孟杨意识到,虽然他似乎承担的工作角色越来越多,但发声者才是他永恒不变的角色。

  孟杨愿意投身于和语言艺术相关的事,他愿意去告诉孩子,该怎样去朗诵;他愿意去跟语言大师们交流,去探讨一个字怎么去读,一句话的重音怎么去处理;他愿意做好一期期广播节目,参与一场场朗诵演出,参加一场场主持活动。

  不断地自我精进,让孟杨愈发意识到人的渺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领域,每一个人能做好的事情都很有限,我应该更多地做好分内的事情,和声音有关的事情就是我的分内之事。”

  历经风尘,洗尽铅华,孟杨迎来初心的回归。从心浮气躁变得日益平和,无论发声还是做事,这个从山西走来的北方男人都更加踏实厚重。

  孟杨认为,在新时代,物质生活富足以后,追求更高品质的文化生活和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更多人会乐此不疲。“从这一点来说,作为传媒文化工作者,我们的未来充满无限机遇和挑战。”他也在岁月中明白,无须追求太多,在方寸天地间,坚持不懈地把这件事做好,对别人对社会就有用有价值。

  在采访的尾声,孟杨向笔者,描绘了他对退休生活的一个理想场景。

  当他老了,他想拥有一座农家小院,把它办成一所“声音图书馆”,人们可以在这里看书听歌,也可以在录音间里把自己想说的话录制下来,留给自己和未来;这里还收集了好多好听的朗读美声,你可以在这里尽情地聆听和感受;这里还会不定期举办朗读的分享沙龙,星空下温润的朗读声穿彻夜空,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和体验。

  对孟杨来说,童年,语言表达是兴趣,通过说话,世界打开了一扇窗,让他看到更精彩的世界;青年,语言表达是工作,每天用语言和听众交流,表达自己也成就自己;现在,语言表达是一种初心,也是一种能量。他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用语言表达做能量转化,拓展自己也造福别人。“这让我感觉到很有成就感。能够从事语言艺术工作是我的幸运,我的价值,以及我的使命。”谈及此,他的眼神分外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