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27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整合各方资源 积极推进首都终端消费扶贫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1.jpg

  ■ 温亚震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北京市扶贫援合办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工作,2018年完成消费扶贫约135亿元,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为进一步发挥首都区位优势,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着力激发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的精神,根据地方市县和中央企业与一些民营企业的建议,构建全国终端消费扶贫专项组织(简称“专项组织”)体系,终端消费扶贫大格局的平台,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终端消费扶贫工作,让贫困群众拿着产品销售合同奔小康。

  一、建立长效联动机制,推进终端消费扶贫规模发展,真正做到贫困群众持续受益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效打通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是推进终端消费扶贫规模化发展,让贫困群众持续受益的关键。考虑各级扶贫机构人员较少,工作量大,攻坚任务繁重。应该发挥社会力量,构建高效的终端消费扶贫组织体系。

  (一)组建国务院终端消费扶贫高端智库,研究打通消费扶贫难点和堵点的有效举措。

  依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等,服务乡村振兴事业,组织智库加强理论研究”的精神,建议请等曾在一二三产业国家有关部门和国资部门工作的老部长,司局级领导和企业家担任高级专家,研究消费扶贫的堵点、难点和痛点解决办法,指导终端消费扶贫工作。

  (二)建立首都终端消费扶贫会议制度,形成高效机制。

  为切实落实习总书记大格局的扶贫要求,考虑消费扶贫任务紧迫,依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凝聚全党全国全社会振兴乡村强大合力,建立乡村振兴专家决策咨询制度”,前期先建立首都终端消费扶贫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会议,研究消费扶贫协调事项。建议请全国工商联,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北京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做为会议成员单位,组织研究落实首都消费扶贫协调等事项。

  (三)构建全国主要省市终端消费扶贫组织体系,精准实现贫困群众消费合同契约化。

  1.国家层面。根据国办发〔2018〕129号文件提出的各项具体和有关部委职责分工,建议成立终端消费扶贫相关专项组织。包括国务院扶贫办消费扶贫协调工作组,协调全国消费扶贫具体事项,总结一二三产业联动消费扶贫新模式和推广经验。国家发改委消费扶贫工作组,指导疏通消费扶贫堵点和难点。农业农村部种养殖消费扶贫工作组,落实产业带贫政策与制度创新,探索产销两地供应链扶贫模式,总结大型批发市场与贫困县种植基地稳定扶贫的经验。工信部食品加工消费扶贫工作组,落实加工环节政策与制度创新,推动一二产业深度融合。商务部终端消费扶贫工作组,落实商贸环节政策与制度创新,支持终端消费和扶植连锁企业发展。交通运输部消费扶贫物流工作组,研究打通物流环节堵点,提高空、水、陆物流速度,减少运输损失。国务院国资委央企消费扶贫工作组,推进央企终端消费与产地合约的直购模式。教育部学校消费扶贫工作组,推进院校定向直采,总结学生餐扶贫模式与推广经验。国家卫健委食药同源消费扶贫工作组,组织医院与相关贫困县,共同研究功能性食品(驴奶、巴马活泉水、芒果苷、左旋多巴、油莎豆等)和临床实验,支持贫困地区新食字药报批等。文化旅游部公园消费扶贫工作组,推进旅游景区中央厨房扶贫模式,总结旅游带贫经验。民政部社区消费扶贫工作组,推进有消费能力的社区连锁超市和餐车扶贫模式。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消费扶贫工作组,创新金融扶贫制度,解决贫困县特色产业融资和产品流通环节账期问题。全国工商联民企消费扶贫工作组,指导民营企业与贫困县一二三产业联动,建立稳定的营销关系。全军消费扶贫后勤工作组,指导军队建立食堂直采和种植基地扶贫模式。以上专项组织建议重点请退休的副部以上领导干部以及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担任工作组组长或副组长,加强对负责领域消费扶贫工作的统筹协调,细化相关政策举措,扎实做好商品采购终端消费工作,真正做到贫困群众拿着产品销售合同,开心奔小康。

  2.地方层面。前期先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成立终端消费扶贫工作组,请退休的司局级以上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担任组长和副组长,协助主管部门落实消费扶贫工作。

  3.行业层面。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和民政部联合发文,要求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建议相关行业协会协助主管部门,组织企业参与消费认购,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让贫困群众拿着产品销售合同奔小康。同时,也发挥专业性强的社会组织优势,在扶贫产品的包装、标准、品牌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使贫困县的商品具有市场竞争力,能够参与市场竞争,尽快走市场化之路。尤其是在授权商品和技术转让方面,民政部和文化旅游部等国家有关部门,走扶贫绿色通道,支持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会同相关公司发起,成立授权业社会组织,帮助贫困县规范做好商品授权和技术服务,防止出现侵权等行为,使贫困群众造成不必要的罚款损失,出现返贫问题。

  (四)国务院扶贫办终端消费调研组和国资委终端消费扶贫工作组先行。依据国务院办公厅消费扶贫指导意见提出的“动员社会各界扩大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推动各级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带头参与消费扶贫”,“将消费扶贫纳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和地方各级结对帮扶工作内容。”建议国务院扶贫办组成调研组,邀请全国工商联,国资委和央企退休有关领导深入贫困县和北上广深等有消费能力的城市,了解需求,总结消费扶贫经验,为完善消费扶贫制度提出建议。

  建议国务院国资委先行设立消费扶贫工作组,请国资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邀请退休有关的领导担任副组长,选择合作人员担任副组长,下设联合办公室,分别附设在中国农业龙头企业协会央联食品保障分会和北京市扶贫支援合作办公室,负责落实具体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完善乡村改革与消费扶贫模式,推广经验,举办消费扶贫活动。选择合适人员担任联合办公室主任,设置若干名副主任,落实消费扶贫等商品销售具体事项。

  (五)建立扶贫支援地与受援地消费扶贫兼职高配制度,提高工作效率。考虑消费扶贫关系到种养殖、加工、物流配送、销售仓储或终端认购,业务链条长,协调面广,有些产品时令性较强等特点,需要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组建专职的团队,持续开展工作。为此,建议终端消费城市扶贫援合机构负责人和责任处室负责人,在受援地省市政府高配兼职或任职,形成机动灵活、效率较高的运行机制,快速落实终端消费具体工作。前期可在北京市与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试点,由北京市扶贫援合办公室主任兼任受援地省政府副省长或省长助理,业务处负责人兼任受援地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或省扶贫办副主任,高效落实北京市与河北省和内蒙自治区消费扶贫工作,取得成效,再向全国推广。

  二、跟着总书记脚步,开展终端消费扶贫系列活动,总结推广北京消费扶贫经验

  根据国办消费扶贫指导意见提出的“着力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融入全国大市场”,重点构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省和相关旅游城市大格局的消费扶贫组织体系,将全国贫困县的商品销往有消费能力的城市。

  (一)着手建立全国消费扶贫商品的数据库。分别针对全国852个贫困县的特色产品,按照商品属地、品牌、类目、属性、销售渠道、销售价格等信息建立数据库,便于各扶贫县了解自身产品竞争力,利于推动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

  (二)根据扶贫商品的属性,探索有效的消费扶贫模式。

  针对扶贫商品的属性(急需销售、阶段性积压、常态化),探索有效的消费扶贫模式:一是政府部门推动的消费扶贫模式,二是业务主管部门推进的消费扶贫模式,三是行业协会组织的消费扶贫模式,四是企事业位自发的消费扶贫模式,五是社区消费扶贫模式,六是市场化的消费扶贫模式等,七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积极扩大贫困县科普教育基地的健康扶贫模式,针对有机食品和优质矿泉水(巴马活泉)开展健康科普教育活动。

  (三) 结合企业发展需求,探索新型消费扶贫模式。一是联合国资委,针对有关企业食堂集采需求,定期推荐优质、优惠扶贫产品,实现便捷采购;二是联合全国总工会,结合各单位工会节日慰问品采购需求,推荐采购消费扶贫卡/券、扶贫产品包,通过在线平台,实现便捷发放;三是联合银行金融机构,将企业拓展信用卡和储蓄卡用户的业务经费,用于奖励并引导消费者选购商品;四是针对大型企业会员服务需求,推进积分兑换扶贫产品;五是联合社会组织和媒体,举办系列宣传活动。

  (四) 持续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通过线上和线下展销活动打造扶贫产品品牌。联合京东、淘宝贫困县商品馆,北京消费扶贫双创中心,发挥贫困县绿色商品的功效与作用,建立以驴肉奶、油莎豆、核桃油、芒果苷、巴马活泉、黄莲花茶等有机产品和酵素肉类与果蔬产品为系列的“食药同源”品牌,开展线上和线下展销体验等活动,让农民早日受益。

  (五) 建议北京市探索毛驴产业拉动农副产品终端消费扶贫模式,为全国示范。首先是示范目标。在市扶贫援合办和商务局立项毛驴肉奶消费扶贫专项,解决河北和内蒙四个县毛驴养殖进京销售出口,动员和引导市民终端消费,创新产业带贫与消费扶贫模式,探索养驴专业户每头驴年收入1000元左右。第二是主要任务与要求。一是选择毛驴消费扶贫龙头企业,与北京某区,河北与内蒙四个县签约,共同在京建立驴肉餐饮连锁店,今年先布局四个店,确定毛驴消费扶贫数量与收益。二是河北与内蒙四县和北京四区联合立项,争取北京市商务局专项支持,用于扶植驴肉餐饮连锁店三年左右的时间,待形成持续运营能力,再完全推向市场。三是龙头企业与北京工商联和北京国资委签约,建立企业消费驴肉供销关系,稳定消费扶贫态势,支持驴肉认购与餐饮连锁店稳定经营。四是通过毛驴产业拉动贫困县农产品规模消费。加大驴肉连锁经营力度,扩大消费规模,带动贫困县小杂粮、油莎豆、金花葵和果蔬进入餐饮消费,使种植户持续获得收益。五是北京电视台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号召市民积极勇跃消费驴肉,支持毛驴产业扶贫。第三是重要举措。一是建立首都消费扶贫协调机制,专门研究推进毛驴产业消费扶贫工作。二是选择试点区县,先行建立驴肉餐饮连锁店,驴肉一条街,百佳贫困县特色小吃城,为全国示范。三是选择屠宰企业,落实毛驴屠宰资质与食品安全。

  (六)支持发展特色产业油莎豆终端消费扶贫项目。根据检测,油莎豆相关指标优于其它植物油。目前,科技部非常重视油莎豆,河南、湖北、吉林等有关省市已经将其列为终端消费扶贫项目。大力发展油莎豆是利国利民利企的重要举措,还需要国务院给予大力支持,在国家批准的“五园一区”、田园综合体等项目中,将油莎豆列入其中,给予更多的扶植政策。

  三、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精准推动贫困县消费扶贫,使贫困群众拿着销售合同安心奔小康

  一是筹备召开全国消费扶贫大会,表彰先进企业与代表,推广龙头企业消费扶贫经验。建议由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农业部农村部和商务部指导,中国农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央联食品保障分会和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大健康工作委员会与北京市相关机构主办,北京市新发地公司承办,初步计划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或扶贫日前召开会议,总结央企和北京消费扶贫工作经验,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推动消费扶贫上规模。二是开展调查研究。建议国务院扶贫办、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交通运输部、国资委和北京市有关单位,委托相关社会组织和企业,迅速组建调研小组,分赴“三州三区”和受援地,了解消费扶贫产品种类、特性,研究堵点、难点的原因,提出具体实施方案。三是宣传活动。广播电视建立消费扶贫专栏,宣传消费扶贫。利用春晚等重要文艺活动,宣传驴奶健康价值、油莎豆种植与系列食品、土壤改良绿色食品、金花葵等健康食品,引导大众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