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有成的人,心地一定非常纯粹,如此才能集中心力。当责任感已经渗入骨髓,前行就无需过多的理由,即便偶尔停顿,也是为了更好地蓄力。谢天杨即是如此。谢天杨,2001年11月进入石象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任市场营销总监助理,后调任景区接待部主管、行政人事部经理、市场营销总监;2007年保利地产收购石象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2010年调任保利地产成都公司石象湖景区常务副总经理,同年年底升任景区执行总经理。2016年起至今,被聘为成都市旅游局A级景区评审专家,负责旅游项目的旅游规划、包装、产品设计、营销、景区提档升级等工作。

专注制胜
世间之事,不过是“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其实我只是一个只关心做点实事的理想主义者,即使怼了很多人,但真的没有一丝恶意,仅仅只是就事论事。”而现时的她知道适时进退、取舍得当,以豁然开朗的美好,有让人即刻沉静的力量。这风轻云淡的背后,是那些漫长艰难的日子里,凭借乐观天性与专注,她闯出了一条路,十余年的打拼经验汇聚成这样的感悟。
因为家境贫寒,原本成绩优异的谢天杨转读中专,以期早些工作帮衬家里。毕业时恰好赶上扩招与就业并轨,加之学的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于是去了一家私企实习。后来,不甘漂泊的她考入广播电视大学学习工商企业管理,并到一家广告公司当了前台文员,“就这也是我争取来的,我请求公司给我一周时间,如果觉得不合适我就离开。还好,公司很快认可了我。”彼时广告公司多是城中业界的新锐力量,这段半工半读的经历让谢天杨获益良多,“当时就是奔着能学到东西,能学电脑去的。”做前台工作,她将公司的午饭订餐做了改革,质量上升且成本下降;当设计部的人有了空隙时间,她就去请求学习一些基本的排版软件运用;公司周末会进入一些社区做市调,谢天杨申请加班加入,不但做市调,还协助其他文案对市调报告进行电脑录入,练习了打字速度也将整个流程熟谙于心,还存下整整三大盒软盘的案例。
原来,每一次成长、每一点进步都是一场小型的战役,需要不疾不徐地一一拿下。
选择历练
意之所向,心之所往,力之所及
如果没有平时的日积月累,一个新手很难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但谢天杨显然不在此列。一点一滴抓落实,一砖一瓦垒高楼,以务实精神在商海劈风斩浪之前,她的拼搏精神早已在一段段历练中铸就。
在职场历练,除了必要的经验和业务能力,有时软能力更重要。当老师因为种种缘故离开,谢天杨被抛到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若要继续留在景区,必须由在成都负责营销事宜转为在景区从基层做起,而当时她尚未拿到毕业证,由成都到石象湖景区单程就需耗费3个小时。在取得学校同意后,谢天杨开始了在景区各个岗位的辗转,“景区还处于拓荒期,人员变动大,我就经常顶岗,哪儿缺人了我就到哪。”没有抱怨,只有实干,这反而让谢天杨可以将所学所得充分发挥。两份充分结合工作实例与创新想法的报告是谢天杨将精妙思维与卓越执行力叠加后的完美呈现。一份是石象湖景区的人力资源报告书,一份是石象湖景区接待标准的建议书。前者是她历练多个一线岗位后的大胆心得,后者是她负责营销后拿下第一笔与成都置信的大单后的经验总结。这两份含金量十足的方案甚至让石象湖景区董事长有了到底是让她管人力还是管市场的小纠结。
而谢天杨自己则始终清楚自己的优势和短板,无论处于职业发展的哪个阶段,她都有着极强的适应力、包容度与感恩心,“我是一个做事的人”,这份踏实与不急不躁也让她得到了领导与同事的广泛认可。
石象湖畔
“以花之名”,提升旅行的幸福感
竞争从来都不是一场百米短跑,而是一场终点不明的铁人三项赛,无论身处哪个领域都是如此。
如今,身为保利石象湖景区执行总经理的谢天杨需要负责整个景区的运营管理,同时对保利集团旅游板块的相关事务倾力,尽管日程紧张让人喘不过气来,她却甘之如饴,让石象湖景区完成转型升级是她的近期目标。
成都旅游资源丰富,亦拥有庞大的旅游消费群体,这座城市的人们乐于了解、寻找、体验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风起云涌的旅游行业由此随时可见成名已久的老牌景区与锐气十足的新景区贴身肉搏。在主题公园尚才起步的那些年,石象湖景区“无中生有”,以郁金香花海闯下盛名,却因太易被复制很是沉寂过一段时光。
谢天杨觉得,虽然当前旅游市场仍在不断调整,但只要“守之有道,攻之有法”,其间依然不乏机遇,石象湖做好当下即可,“当别人乱了阵脚的时候,我们就进一步完善品牌,开发创新业态、提升服务品质、巩固客户关系,我相信,全新升级业态后的石象湖景区将得到消费者的继续认可。”
谢天杨为石象湖景区设置更新的引爆点出手不凡,既具备有原则的战略远见,同时又对现时的消费需求有着切实的聚焦,“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成都1.5小时圈层的品质旅游度假小镇,打造又一张成都旅游的优质名片。”
(李无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