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21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贴膏剂药业的翘楚:羚锐制药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来自全国人大代表熊维政及羚锐的创业故事

  ■ 汤兴

1.jpg

●初创时期的河南省信阳羚羊山制药厂外景

2.jpg

●全自动化生产线——羚锐制药芬太尼生产线

3.jpg

●新近建成投用的羚锐百亿贴膏剂生产基地

4.jpg

●羚锐集团大厦: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羚锐人庄严宣誓

  植根在苏区沃土,浸润于豫风楚韵,沐浴着改革春风,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羚锐制药”)创立至今,已历春秋近卅载。30年筚路蓝缕,积跬致远;30年涵英琢玉,薪火相传……

  创业以来,以全国人大代表熊维政为核心的羚锐人,秉承“团结、进取、创新、奉献”精神,遵循“诚信立业、造福人类”理念,艰苦创业、勤俭奋斗,克难攻坚、进取超越,使公司发展成为国内知名中医药上市品牌企业。

  始创于1992年6月的羚锐制药,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苏区首府、全国著名的“将军县”——河南省新县,是一家以药品生产经营为主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鄂豫皖革命老区和全国贴膏剂药业中的首家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285)。

  公司于2001年6月通过国家GMP认证,为全国贴膏剂药业中率先通过国家GMP认证企业;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内首家经皮给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皮给药制剂院士工作站,并与北京化工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有良好合作关系。

  目前,公司资产40亿元、年创利税过6亿元,并在北京、郑州、常州、信阳等地控(参)股北京羚锐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羚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河南羚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拥有多个科研、生产基地和贴膏剂、片剂、胶囊剂、软膏剂等十多种剂型百余个产品,其中包括通络祛痛膏、芬太尼透皮贴剂、培元通脑胶囊、丹鹿通督片、活血消痛酊等河南省名牌产品及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家医保药品;生产设备、检测仪器和工艺技术保持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质量检验合格率、产品出厂合格率、市场抽检合格率均为100%;以高质量的产品赢得消费者信赖,并获2011年河南省省长质量奖,2018年河南省质量标杆企业;实施卓越绩效管理,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标一体化”体系认证,先后获评“全国中药工业50强企业”“全国医药优秀企业”“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并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党委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羚锐”商标为“全国名优品牌”,籍此被誉为“中国贴膏剂药业中的第一品牌”。

  羚锐的创立、成长与发展、壮大,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更得益于老区人民弘扬艰苦创业、勤俭奋斗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其艰难的创业历程充分印证了这句话。

  1987年,中央和国务院召开扶贫攻坚会议。随后,国家科委大别山扶贫开发团进驻河南新县,开始重点扶持革命老区,时任国家科委主任的宋健专程到新县考察指导工作。由此,新县人抢抓机遇,在国家科委重庆科研情报所的帮助下,以25.8万元的扶贫贷款起步,于1988年8月创立河南省信阳羚羊山制药厂,开始了“工业兴县”的追求和探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1991年初,重庆方面承包信阳羚羊山制药厂经营合同即将期满。新县县委、政府经再三考虑,最终决定派河南中医学院(即今“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药系毕业、时任新县药检所所长、人称“小药王”的熊维政去接管经营。

  时势造英雄。就这样,时年36岁的熊维政顾全大局,临危受命,毅然走上了河南省信阳羚羊山制药厂厂长岗位。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呀?当时厂里药品品种少且单一,只有医用橡胶膏和虎骨麝香止痛膏等两三个产品;生产设备陈旧,且大多还是国家科委重庆科研情报所协调重庆制药九厂援助的;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且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就连生产厂房也是租赁来的新县人武部民兵训练基地的一片大瓦房;厂里的主要管理人员多数为重庆方面人员,员工不过三四十人,来自红25军“军魂”、军政委吴焕先的家乡——新县箭厂河乡,且大多为烈士后代。建厂初期,厂里没有专职的炊事员,繁重的工作后,员工们每天还得轮流当炊事员为大家做饭……

  不仅如此,当时根本没有人看好熊维政和这个厂子。有一次,熊维政出差从信阳回来,在公共汽车上,有两个不认识的乘客谈起羚羊山制药厂,其中一人断言:“这个厂要是半个月垮不了,我就头朝下走。”

  熊维政听到后异常难受,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争口气,不光为自己,也为千千万万死难的烈士和老区新县乃至信阳人民争口气;别人能够干好的,我们老区人就一定能够办好,而且能够做得更好。

  抱定这种信念,熊维政走马上任后,进车间,下班组,深入职工家中调查;边参加生产劳动,边走访座谈;召开听证会,泡在员工中,了解各方面情况,倾听员工对办好企业的意见,并于1992年6月,及时与香港锐星企业公司合资组建河南羚锐制药有限公司,引进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推进了企业加快发展……

  要发展,就要艰苦奋斗。从开始建新厂到投产前,当时所有工人都无工资,并且需要自带粮食,自己扛捆稻草在厂子里打地铺入住;生产中包括进厂的煤渣、中药材和布疋等药用原辅料,都是员工自己装卸;1992年新厂房建成后,设备二次搬运、安装,全部由工人自己动手;当时因为未通电,安装机器设备经常用公司当时仅有的一辆“解放”牌破旧大卡车照明加班加点到深夜;投产后,工人日工资也只有一元多。由于产品疗效显著,经营机制灵活,厂子很快办得红红火火;尽管当年企业利税才101万元,但却是新县唯一的盈利企业,寄托了全县人民工业兴县、脱贫致富的希望。

  创业伊始,每年的河南百泉和江西樟树全国药交会,熊维政等企业主要领导带队,销售将士加上后勤20名服务人员,包括抽调出来做礼仪的女员工参加。为节省费用,大家乘坐厂里唯一的一辆“解放”牌大敞篷车,一路欢笑、一路高歌而去,兴致非常高;到达后,一般都是租赁当地老百姓的民房用,在民房院子中打个地灶、就地取材,用老百姓的锅碗瓢盆,自己做饭,解决大家的就餐问题;而居住往往是几个销售人员住在一个狭小房间,最多的时候有7个同事住一个房间:有的睡长沙发,有的打地铺,睡沙发的同事为不掉下来晚上睡觉时相互抱着对方的脚;当时公司高管出差也是几个人挤一个房间……

  当时员工少、人手紧张,每天中午休息时,中高层管理人员经常去包装车间、仓储库房进行义务劳动;科研人员为工艺试验、产品研发更是废寝忘食、通宵达旦……

  羚锐上市更是充满着艰辛。1997年5月,公司筹划上市;1999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00年8月,中国证监会正式核准公司上市申请;9月发行股票,募集资金3.2亿元;10月18日,“羚锐股份”(即今“羚锐制药”)4000万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可又有谁知道,期间,熊总为此在万家团欢的好几个春节、中秋和元宵节都是在新县、郑州、北京、上海等地奔波的汽车、火车上度过的……

  要快发展,就要有大付出。即使是在药品产销“两旺”的今天,羚锐生产员工还得披星戴月,在生产线上昼夜倒班;羚锐营销人更是“舍小家、为大家”,常年奔波奋战在全国各地,甚至是偏乡僻壤的乡村……

  公司上市后,以新思维、高科技、高起点、高速度的新理念,不断推进企业技术、工艺改进和创新,使贴膏剂生产工艺、技术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羚锐芬太尼透皮贴剂、百亿贴膏剂项目和信阳健康产业园项目从工艺、设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优化,工艺、设备创新达百余项,包括自动提取、涂布、自动包装工艺,智能物流及仓储系统等,自动化程度高达90%以上,成为国内中药生产企业自动化程度领先的项目;同时,积极打造智能化数字工厂,将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近年来,公司投资近20亿元,加快河南省新县和信阳产业基地扩建、产能提升及其搬迁的实施,并先后建成羚锐新县芬太尼透皮贴剂、信阳内服药和羚锐正山堂养生茶生产基地、羚锐新县医疗器械和百亿贴膏剂生产基地,给企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致富思源、反哺社会,积极投身公益和扶贫事业,为河南医药经济振兴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老区新县脱贫摘帽、中原更加出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