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救护队员寿光排水抢险的感人瞬间
洪灾无情,人间有爱。2018年8月,接连两场台风带来罕见暴雨天气,使寿光市境内的弥河两岸几乎一夜之间变身泽国,城区建筑被倒灌、村庄被淹,蔬菜大棚倒塌、饲养场猪鸭溺亡,寿光遭受了几十年不遇的洪涝灾害。8月25日至9月5日,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救护大队28人奉命前往抢险,经过12个日夜的连续奋战,在寿光市纪台镇方东、方西2个自然村,5个地块的排水地点,安装水泵40台次,排水52200立方米,接水管3780米,装土袋100余袋,利用土袋建造挡水墙2道,清挖水沟500余米,约240亩田地内深达1米的积水已抽排完毕,直接解放大棚32个,周边近100多个大棚解除了水的威胁,圆满完成了抢险任务,受到了国家应急管理部、枣矿集团公司等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群众的高度赞扬。
披星戴月,闻警出动
8月25日深夜,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救护大队值班室突然接到国家应急管理部救援指挥中心的召请电话,要求火速前往寿光灾区实施救援。在急促的警铃声中,指战员们按照程序快速集结。大队长晏明来了解情况后,命令副大队长贺敬泉带领2个小队共28人,紧急携带水泵、排水管、电缆等救援装备,分乘4台救援车辆连夜启程,赶赴灾区。月朗星稀,异地援驰,导航的声音始终萦绕在指战员的耳旁,救援车辆闪烁的警灯牵动着指战员急切的心情,队员们毫无睡意,目光严峻的直视前方,经过423公里、5个小时的长途跋涉,队员们于26日6时到达灾区,与地方政府简要对接后,开赴纪台镇东方村进行救援。
攻坚克难,降服苍龙
灾区道路上满是积水,车轮滚动激起的水幕遮挡了车辆前进的视线,偶尔能看到路边田地里白茫茫的样子。到了指定位置,穿胶靴下车后,远远望去,一片汪洋,只有摇摇欲坠的塑料大棚和东倒西歪的玉米秸秆矗立着水中,略显褐色的积水中漂浮着凌乱的杂草和七零八落的废弃物,许多村民站立在路旁手足无措,喃喃地嘟囔着什么,看到他们几近绝望的眼神时,救护队员终于意识到此次灾害的严重程度,也意识到了抢险救灾的难度……。
按照指挥部的命令,救护队主要工作是将田地内平均深度近1米的积水通过铺设的管道排至附近河道,解放田地及大棚。
战斗打响了,全体指战员按照前线指挥部指示,发扬了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忘我工作。烈日当空照,田间汽蒸人,因需要安设水泵的地点到排水出口的距离长达500米,救护指战员采取手抬肩扛的方式在齐腰深的积水中,轮流趔趔趄趄地抬运着重达200公斤的水泵前行,由于积水太深,分不清那是田垄,哪是暗沟,每走一步都要进行安全确认,付出很大的努力。在方圆240亩地的积水中,队员们爬上线杆就近接电源,弯腰弓背水中接水管,跪卧水下淤泥内安放水泵,来回巡查有无跑冒滴漏,铺管、接线,再挪泵、铺管,一遍遍重复着简单的工作程序。忘却了皮肤在太阳下慢慢变黑,忘却了田间的蚊虫叮咬,忘却了废水浸泡带来的瘙痒,忘却了脸上的汗水,救护队员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齐心协力治洪水,勠力同心伏苍龙。随着水泵数量的增多,巡查工作、挪泵工作也更加频繁,工作量也是与日俱增。指战员昼夜坚守田间地头,并精确地计量着水泵运转情况、排水量、水位下降程度等,不论多苦多累,每一次成功出水,队员们都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12天来,队员们皮肤变黑了,嘴巴起泡了,眼睛变红了,嗓子变哑了。伴随着这种变化,积水消退了,农田显现了,大棚得救了,灾区人民露出笑容了。
抢险过程中,队员们多次向大队领导表态:洪水不退,绝不撤离!在排水抢险的日日夜夜里,可爱的枣矿救护队员们也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救护大队后勤电工张洪芳不参与战备值班,25日妻子上夜班,接到出动命令后,深夜里他将熟睡的3岁儿子独留家中,义无反顾深夜驱车赶赴单位随队出动。抢险中,他在积水里一泡就是一整天,在安泵接电工作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第二天因为工作忙,连续几次挂掉了妻子既挂牵又有点指责的电话。
救护队员神爱东,以一名老队员、老大哥的身份努力工作,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战友们。在监护排水过程中,没有接到正式命令前,2次主动带领5名队员扛着水泵提前送达排水点,在积水中铺设管路500米。
孙维,26岁,未婚青年队员,平日不爱说话,为人腼腆,已向中队请完假,准备26日休班去相亲, 25日深夜毅然随队出发,7天来一直战斗在抢险一线,从未提过相亲的事,只是在少许的休息时间里用手机默默地关注着这个从未谋面的女友。
司机缪高峰,在医院查出患有阑尾炎,并要求他近几天复查,随队到灾区后,虽身体不适,仍然兢兢业业来回穿梭于排水现场和临时住所处,从来没有听到他叫一声痛,看到他疼痛难忍后,队友们硬硬地把他拽到车上送往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才离开排水现场,治疗期间仍然念念不忘救援进展情况。
战训科长赵生文、装备科长晁玉宝,中队指挥员朱西宝、刘庆普等,作为排头兵,工作时先对现场进行简要勘查,然后对工作进行布置、分工和协调,走在队伍前面用竹竿等探测水深,和队员们一起蹲在深水中安泵铺管。同时,每天按时向前线总指挥部、山东煤监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集团公司调度等部门汇报工作进展情况,随时回复上级有关指令。同时,在田间地头用手机编写工作制度、现场情况汇报以及工作总结,往往一天只睡3小时……
党员张怀军、袁东升、付修记、赵重庆等骨干人员始终走在抢险救援的最前沿,其他诸如孩子从军、上学等因坚守阵地不能亲自护送的情况比比皆是。
企地连心,鱼水情深
大灾面前,地方政府给予抢险工作很大的支持,当地群众给予了队员们大力支持,相互间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看到水位持续下降,望着汗流浃背忙碌的指战员,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眼睛里充满了感激之情,用农村人特有的方式表示由衷的感谢:“谢谢你们,幸亏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们真不知道能过不能过了”。“俺们大棚里的第一茬菜,一定先寄到枣庄让您们尝一尝!”。
当地村民自发炖了自家喂养的老母鸡,包了好吃的水饺送到田间地头,再三叮嘱我们吃完再干;看到队员们中午两点还没有吃上饭,农村大娘马上回家拿来刚蒸的馒头;有的村民骑着三轮车来到地头,不由分说放下自己买的水果;爱心人士路过,非得放下一些防暑降温用品……看到这一切,刚毅的汉子们眼睛湿润了。
抢险近结束时,市、镇、村三级组织分别送来一面面锦旗表达真诚的谢意,请救护队员们在重建后一定到新的家园来做客。特别让人感动的是,5日夜里,得知抢险队伍将要撤离,村民们自发骑着电动车赶赴10公里,来到队员临时住处,代表个人赠送锦旗,含着热泪抓着队员们的手久久不放……
枣矿集团救护大队的事迹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赞扬,国家应急管理部向枣矿集团发来慰问信,对参加寿光抢险救灾的枣矿救护大队全体队员致以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9月10日,枣矿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立才,副总经理、安监局局长刘文宝专门到救护大队宣读慰问信,看望慰问赴寿光抢险救灾的指战员。
在救护大队体能训练场,王立才与参加抢险救灾的指战员一一握手,代表集团公司向他们表示感谢。他指出,枣矿救护大队指战员充分发扬枣矿应急救援队伍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反应迅速,忘我工作,克服现场条件差、天气炎热、蚊虫叮咬等困难,积极排水抢险,在救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国家应急管理部、寿光市委市政府、受灾乡镇及村民的高度赞扬,展现了枣矿集团的使命担当和枣矿救援队伍的优良作风,树立了枣矿救援品牌。 (赵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