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陈辞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信息技术的时代,知识产权已成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要素。而在数字化网络化的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区块链技术的出现,无疑为当前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新契机,其所具有的核心技术特征,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技术路径。本文着眼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所面临的挑战,将从区块链技术的核心技术特征入手,进一步阐述该技术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应用,以及将带来的机制革新和技术革新。
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面临的挑战
在数字化和网络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目前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是知识产权确权难。在当前数字化传播的环境中,著作权、商标和专利权的数量大、形式多,且涉及的权利主体多元,而传统的中心化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耗费高、效率低,知识产权权属不清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二是知识产权举证维权难。由于知识产权大量数字化,使得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取证举证更为困难,尤其是对商标的在先使用方面的取证举证还存在着很多阻碍。三是知识产权交易难。集中体现在数字版权的交易上,当前数字版权的交易需求不断增长,而现行的版权交易程序繁杂且成本高,已无法满足知识产权的交易需求。四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目前,我国多数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还有待加强,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淡薄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首要原因。在通过网络获取资源更为便捷和高效的同时,如果没有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将会导致侵权行为的进一步泛滥。
二、区块链技术及其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
(一)区块链技术的概念与特征
区块链作为架构虚拟数字货币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由各节点参与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区块链技术之所以能够为知识产权保护带来新机遇,源于其拥有以下几个核心技术特征:1.去中心化,安全性高。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技术体系的最大优势,完全依靠数学算法在分布式节点间建立信任关系,而不需要依赖任何第三方平台。一方面,使得区块链所建立的信用机制彻底去中心化;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整个系统的容错性和安全性。2.去信任化,透明度高。区块链中的数据运转不需要依赖第三方公信平台的监管确认,整个分布式网络中的所有交易记录和数据信息均予以公开。一旦交易发生,整个网络都能对该项交易进行观察和确认,极大提高了数据的透明度和审查便利性。3.便于追踪,可操作性强。在区块链中,任何信息一旦进入就无法再被篡改,所以,当创作者将作品信息、交易信息、维权信息等记录在区块链上后,便可以通过获得区块链上的公匙来证明其著作权的取得和存在,并在著作权交易流转时准确追踪和查询交易信息。总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治理机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二)区块链技术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1.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去中心化”的著作权确权
著作权的权利主体可以在区块链中进行身份注册,在完成著作后可通过区块链给作品加盖“时间戳”,并通过“时间戳”链条为任意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提供存在证明和身份证明,这就相当于为作品制定了一张不可篡改、永久有效的身份证明,并通过区块链高度的公开性,共同实现著作权权利归属的准确定位和有效回溯。
2.运用区块链技术保障商标在先使用的举证维权
在商标权领域的举证维权方面,区块链技术可以为商标的在先使用提供更有力的证明。仅通过人工统计来判断商标在先使用范围不仅耗时长、成本高,而且还会存在一定的遗漏和误差,而通过应用区块链的“时间戳”,则可精确定位商标的最早使用时间和交易信息等数据,并且准确统计出每次交易使用后商标的影响力和显著性的变化,从而能较好地解决商标在先使用方面举证难的问题,更好地维护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3.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智能合约式”的知识产权交易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已经在知识产权的交易中发挥着作用,我国已发布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华夏微影文化传媒中心等共同打造的微电影区块链版权(交易)服务平台。在这样的知识产权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中,可实现合约的自动化执行以及对交易条件的有效性判断。具体而言,用户可通过自身的区块链地址向区块链上对应作品的知识产权交易智能合约发起交易,智能合约记录交易请求,并实时向对应的知识产权税款结算智能合约发起交易,最后将交易金额直接分配给权利人的区块链交易地址。这种基于区块链所形成的“智能合约式”的知识产权交易,不仅有利于解决目前版权领域中的定价难问题,还能更好地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4.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革新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将促使知识产权保护的主体范围得到扩大,使其从传统的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转为全民参与、人人监督。一方面,人们通过区块链中各节点的共识机制可自发形成一个自治的监督体系,从而构建起“全民参与式” 的知识产权保护新机制。另一方面,由于区块链技术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在知识产权交易过程中将授予交易双方更大的自由度,加强参与者之间的彼此监督、相互验证。这种以区块链技术构建的平权化监管机制,在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率的同时,也将建立起一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积极导向,从而进一步促进互联网时代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革新与发展。
三、总结与建议
对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保护是知识产权领域规范有序的基本保障,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将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的动态平衡,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整个知识产权领域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应积极应对区块链技术对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冲击,将其更好地有效应用。
而区块链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实际应用中还亟需各方面的完善与支持,笔者对此结合上文提出如下完善建议: 第一,加强政产学的通力合作。区块链技术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亟需政府、产业界以及学术界之间加强联合,共同推进,不能将目光只局限于金融领域,还应加大区块链技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战略性研发力度。 第二,加快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在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性知识,还需要了解区块链技术架构的原理,并能将知识产权理论运用于系统的架构中,所以应加快培养一批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第三,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知识产权方面的相关立法活动应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根据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作出灵活回应,从而为区块链技术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为尽快建立科学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营造安全有序的环境。